第一章十六女儿初妆成一上

第(1/2)页

第一章十六女儿初妆成(一上)

        张小菇感觉很惆怅,这是她穿越到大明朝的第一个早晨,但是此刻还来不及看看外边的大明朝是个什么样子,她就得面临一个十分让她纠结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张小菇刚刚从昏迷中醒来,见到了这辈子见的第一个明朝人,也就是她这个身体的妈,陈氏。而陈氏到了她的床边,不为别的,主要就是为了两件事,一件是抹着眼泪嘱咐张小菇以后不要再偷偷上山砍柴,这次能被村里猎人寻到背回来,已经是万分的幸事;还有一件事,就是让张小菇好好休息一晚,明早梳洗打扮一下,张小菇的大娘要过来一趟——按着陈氏的原话是——

        “小菇,你大娘可是沈府里头的管事的媳妇,让她看上了,进了沈府,兴许就攀上枝头变凤凰了,你看你现在病在家里,你弟弟还要念书,这如何是个头?”

        这如何是个头儿?这当然不是个头儿……张小菇心中暗暗想到。没错,张小菇穿越过来的这个身体的名字就叫做小菇。张小菇前辈子怎么说也是一个平日被父母宠惯了的好姑娘,怎么也没想到,穿越过来竟成了个十六岁的小村姑,一开始就要为自己的生计担忧。这房间也就是个比土坯房稍好点,床边就是小梳妆台,她就坐在一面铜镜的前头,瞧着镜子里的自己。

        算起来,这个时空女子却还十六未嫁,确实已经有些晚了,但细细计较起来,以前陈氏也并非没有给张小菇撮合过几次婚事。但谁知张小菇身患隐疾,此间有名的几个医婆见过张小菇,都说她恐非能生养的体质,那几次婚事才都不了了之……不知不觉,就已经拖延到了今天。

        张小菇不再瞎想,继续看着眼前的铜镜——

        ……唔,眼睛倒是变漂亮了,还是双眼皮,而且还不近视。细长的眉毛,瘦瘦地脸,薄薄的嘴唇,各种美啊,怎么说,也算是一个美村姑吧?说起来,也该没什么让她惆怅的,但事实恰好相反——

        比如说,张小菇现在最发愁的,不是待会怎么见那个据说很难说话的大娘,而是,该怎么给自己梳头。

        真是头疼啊……在上辈子,张小菇一直留着短发,还没打理过这么长的的头发呢,以前也没弄清楚过,古代女子到底该怎么给自己梳发髻。问娘?张小菇可不想被鄙视,还有一个弟弟,貌似在私塾念书,而且一个小孩子,问了也没用,那可怎么办?

        张小菇拿着梳子,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她找到陈氏,神情乖巧地说道:“娘,您看大娘就要来了,我自己梳头怕不好看,让大娘见了多不好,娘您来帮我梳梳头吧?”

        陈氏当然不会反对,拉着张小菇进了她的房间,还不忘抱怨道:“你是家中长女,也该做个表率,不要老是出门……”说着又不忘叹息道:“若非你爷爷的时候家道中落,今日我们如何要看你大娘的眼色。”

        陈氏传给张小菇的嫁妆,就在张小菇的首饰盒里,老夫人给张小菇梳好发髻之后,从首饰盒里拿了一件金镶珠玉宝石头箍,一件金绞丝灯笼簪,都给张小菇戴上。张小菇起来时就已经换好了衣裳,上身一件合身的红色比甲,下身穿着一件凤尾裙,是用绸缎裁剪好大小规则的条子,那条子上绣上花鸟图纹,条子两边镶上金线,然后把这些条子碎逗组合在一起的裙子。

        这几乎就是压箱底的妆扮了,也可见陈氏对于张小菇那个从未蒙面的大娘的重视,虽说看着太艳丽了一些,可张小菇看着却还是喜欢的很,摆弄了半天。

        张小菇是个历史盲,也不知道而今是几几年,只知道当今皇帝似乎是万历。

        这村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也只知道叫红石村,靠着山,村头有一条小河穿过,小河并不宽,涉水可以过去。村里的私塾就在小河边,张小菇的弟弟就在那里念书。再往北边走就是一处大庄园,那就是传说中的沈府的庄园。听闻沈府的宅院是在京城,而在本府里也有几个大庄子,其中一个就在红石村边上,那里很多佃户以前都是红石村的人。红石村也有个小地主,人称刘老爷,刘老爷长着八字须,是有名的铁公鸡。

        张小菇穿戴整齐了,陈氏已经出门去打听大娘什么时候到。

        说到张小菇的大娘,其实并不是张家的亲戚,也不是张小菇母亲陈氏的亲戚,只因张小菇的爷爷很多年前曾经救过她的性命,所以前些年时候还有些往来。张小菇一个人在家无聊得很,四处看了看,家里头似乎有些拮据,要不是还有些祖传的东西打底,基本上就是个有上顿担心下顿的悲剧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