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事出有因

第(1/2)页

我才知道《从前慢》是艺术大家木心先生一首流传广泛的诗作,此前有些弄巧成拙了,就很抱歉啊。严桓因深为喜爱而为其谱曲。之前有些地方看来是说错了,在此纠正一下。

        木心原名孙璞,堪称华语学的遗珠。

        我们先回顾一下木心先生的过往,于192年生于j桐乡乌镇。1941年离开家乡,去杭州上学。1948年赶往弯弯避难,1949年回大陆。191年到199年间,次遭到软禁。1982,定居美国纽约。老先生至今未娶。(2011年于老家桐乡逝世)

        暂时联系不上严桓导演,而据称,这首诗是从一堆稿挑选而出,并没有确切的创作时间,但由诗而看,定是老年的作品,很多人认为是晚年在美国时回顾一生所作,这个说法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木心先生的家乡是j桐乡乌镇,我们都知道乌镇是个很漂亮的地方,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模样。

        像诗所述,定是这里了,家乡的人都很诚恳,说一句,是一句。这是木心先生早先年少时的回忆,美好的回忆。

        作者在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乌镇,接下来便是作者离开乌镇外出求学的情景。

        清早出发赶往火车站,长街上光线还很暗,冷冷清清的。但是街边的早点摊已经开张了吧,那豆浆面上的一丝儿热气,想必更是氤氲出来了心底的泪。

        由此及彼一下严桓导演,为什么他是如此推崇这首小诗,将它改编成了民谣。原来不是感同身受啊,根本就是相同经历!

        严桓早先的记忆应该是美好的,京城里的人都是有人情味的!这种感觉到了国外之后,更加强烈吧!

        同样年少离乡,海外求学,那一年严桓12岁!

        京城的豆浆是挺有名的,尤其十年前。

        仿佛看到小小的身影,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在清冷的长街上……

        此处只用了短短句,给了观众最大的想象空间,诗歌的魅力便是如此吧。

        那个值得怀念的年底啊,日色很慢,让行人能够停下步伐好好欣赏。车、马和邮件都很慢,能够好好的诉说心肠,别绪。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如此直白的情感。日色,其实也是时光,在如此轻慢的日子里,有那么一个人白头偕老就够了。

        这里的锁让我曾经百思不得解,最初我只能直面的解释,那就单纯是锁。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锁是在门里面的,锁不锁是看不出来的。而那个时代,锁还是在门外挂着的,锁没锁,人家一眼就看到了,就懂了。

        后来我深层的想,那有可能是心房。

        把那个小小的人锁在心里,别人就懂了。

        又或者是小小的承诺,锁上了,就牢固了。

        ……

        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把锁,至于词者和歌者那把锁是什么,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吧。

        当我们联系上木心先生,在他面前播放了这首严桓谱曲演唱了的《从前慢》的时候,老先生泪流满面……

        ……

        “我刚才好像看新闻看到严桓导演要拿奥斯卡了,怎么没有了?”

        “哪儿?我怎么没搜出来?迷之错觉。”

        “眼花了吧。”

        “……”

        电影局。

        几个值班员工也正无聊的看着奥斯卡直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