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奇葩回应

第(1/2)页

“伟人也说过,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才是好猫。而政府的调控是不可缺失的一环……”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某些影院的排片负责人为了高利润,恨不得给热门电影全部场次,这也导致了观众的盲目跟风从众心理……”

        “不少人还觉得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电影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大家都要在现有规则之下,更好地生存……”

        “这种由上级部门统一给各省级电影单位派发拷贝的模式存在很大弊端,个人提议可以由广电牵头在全国建立二三十条院线足以把所有影院囊括,其作用类似于“中介”,把制片、发行方和影院连接起来,避免了产品端和放映终端对接上的混乱……”

        “没有经历过市场检验的片子有时候往往让排片负责人难以下手,多方比较之下,他们只能对于演员阵容强、宣传到位的电影多给排片,这也是大公司的大制作的大优势……”

        “据我所知,对于拥有9个厅的影院来说,排片基本没压力,即使每天有4部新片开画,也排得过来。最痛苦的是一些小影院,一般只有4个厅,当几部比较强的片同时竞争时,只能舍弃掉一两部,给上座率更高的排更多场次……”

        “决定排片的是明星和宣传,大多数观众盲目看电影,我不得不批评一下这种畸形发展。在当下电影市场,如果一个制片公司拍了一部没有明星阵容的电影,口碑不错,想卖座,影院经理们几乎都会认为“不可能。”如果片方的电影有明星演员,但缺少话题爆点,也会表现平庸。如果你问,是什么在左右影院经理的选择,他们共同的答案是:“卡司阵容,还有宣传。”……”

        “……”

        脑子里的东西都快掏光了,严桓就这样抄了一个还算记得的报道,自己再润色一下,穿插一下观点。

        他按着报纸上留的号码打电话,听到要收“上报费”的立马给挂了。

        后来有个小报纸看了稿子发现了有商业价值就给刊登了,还给了六百稿费意思意思。

        就先这样吧。

        等明天的票房统计。

        ……

        ……

        “票房一路高歌,在第四天已经达到了八百万,我们还拿下了不少院线,现在一共一千个影院,时段和场次都还好。”燕婉道。“而也正如你所预料的,京圈一些人开始抵制你和《无人区》了。”

        严桓就翻着前面几份报纸。

        “搞不懂《无人区》这种暴力三观不正的电影是怎么过审的……”

        “今天朋友问起了《无人区》,我说千万别看……”

        “《无人区》是说啥的,严桓你连讲故事都不会……”

        “……”

        “还好吧。”严桓想了想。

        再过十年八年微博流行起来之后直接就上面撕了,他能够一个怼十个。

        “我们怎么反击。”燕婉问他道。

        “反击干嘛,你这么激动干嘛。”严桓不解。

        “你自己说这种差评会误导观众……”燕婉道。

        “此一时彼一时,有个词叫大势所趋。”严桓道。“再说这几个我一个都不认识,不入流的角色,我现在就拉脸上去怼……咳,去骂回去的话很快就把家底拼光了!”

        “那你骂不还口?”燕婉道。

        “也不至于,让那个谁《京都都市娱乐报》的编辑自己发挥,我看看他的稿子值千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