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 有备而来

第(1/2)页

唐阳羽的命太大,大的让人吃惊,命太硬,命太硬的人往往会对身边人不利,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不利,所以在旧时候命硬的人往往会被赶出家门自生自灭。

        唐阳羽的命很硬,从一出生就很硬,所以现在连唐惜雪也说他是属猫的九条命。

        猫,尤其是黑猫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在很多民间故事或影视作品中,都存在一种说法,认为猫是通灵的,尤其是黑猫。所以,在很多影片中,经常出现黑猫的身影,它们被认为是不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危险和灾难。在我国古代,最初的时候,黑猫又被称为玄猫,能辟邪,形象蛮正面的。

        古书记载:“玄猫,辟邪之物。易置于南,子孙皆易。”意思是说,黑猫能辟邪,使妖魔鬼怪不敢靠近。如果将其养在朝南方开的门口,能够为主人及其子孙后代带来吉祥。

        古时的富贵人家,都有养黑猫或摆放黑猫饰品的习惯。比如说,在门口挂一个坠有黑猫的风铃。有些富人,用黄金打造成猫作为装饰,还一定要用漆涂成黑色。

        自古以来,猫就给人以神秘的感觉,而且它们来无影,去无踪。如果毛色是全黑的,看上去有些阴森森的感觉。“以貌取猫”的人类,就将黑猫与厄运联系在了一起。

        在华夏,亲人去世后,有守灵的传统。在守灵的时候,有一个“不能让猫接近亡者”的禁忌。

        传说,黑猫是游走在阳间和冥界的使者,它们有可以招魂的本领。当黑猫跳过死人的时候,那个死人的三魂七魄,就会被散乱地招回部分,导致“尸变”。

        排除迷信的说法,如果按科学的说法来解释,有一种是说,因为猫是杂食性动物,吃腐食的,所以在人死后,猫很可能会将人的尸体吃掉。还有一种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猫身上的毛容易产生静电,人在刚死的时候,身体的机能还没有全部停止,比如说人的神经元就还没有死去。

        这个时候,如果有猫靠近的话,可能会出现静电刺激到人的神经元的现象,导致尸体发生移动或坐起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诈尸。

        隋朝曾因为一个巫术引发大恐慌,唐朝建立后,甚至命令禁止这个巫术,这个巫术被叫做“猫鬼之术”。

        猫鬼之术,又被称为猫蛊,是巫蛊中动物蛊的一种,是诅咒人死亡的妖术。《隋书》记载,599年初,国母独孤皇后突然全身刺痛,病倒在床,隋文帝赶忙喊来御医。御医是个厉害人物,一看病情就说:“这不是自然之病,而是猫鬼之疾。”

        隋文帝一听这话,立即想到了独孤皇后同父异母的弟弟独孤陀。为何会想到他呢?原来,据传独孤陀的外婆家世代养猫鬼,独孤陀的一个舅舅就是因为养猫鬼不慎反被猫鬼所害。

        隋文帝本就是个疑心很重的人,当场就命左仆射高颖、纳言苏威、大理丞杨远共同审理此案。这3人还算是有些本事,查出了一些名堂。他们抓住了这个案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独孤陀家的婢女徐阿尼。据说,徐阿尼才是独孤陀家养猫鬼的具体实施者,被抓起来后,禁不住拷问就全招了。

        徐阿尼说:“之前我是独孤陀外婆家的婢女,在那时候就开始养猫鬼了。后来,到了独孤陀家,继续养猫鬼,经常奉孤独陀之命放猫鬼出来害人,被害人家的财物就会转移到独孤陀家里来。有一天,独孤陀告诉我说,放猫鬼到皇后的住处,使皇后的财物也转移到他家去。”三人大为惊讶,世间居然还真有此等邪乎之事?于是叫徐阿尼呼唤猫鬼出来,一辨真假。子夜时分,徐阿尼将一碗粥放在宫门外。一番念咒后,她拿着汤勺轻敲碗边,口中念念有词:“猫女出来,毋住宫中。”没多时,徐阿尼目光呆滞,两眼发直,脸色发青,整个人像被什么东西拉扯着往外移。看的人禁不住惊呼:“猫鬼附体了。”

        就这样,此案真相大白。

        独孤陀虽说因为是皇舅的身份被免了死罪,但还是被贬为庶民,没多久就抑郁而终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独孤陀事件。

        当然除了如此还有更多离奇传说和手艺传承,杭州的泥塑文化源远流长,手艺精湛。其中,有一种特别有名的泥塑作品叫半山泥猫。

        半山泥猫因出产自半山镇而得名。在半山镇的皋亭山南麓,有个叫倪家门的自然村,村民世代以蚕桑为业。

        在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