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相克相生

第(1/2)页

章 相克相生

        龙小雨赢了?p

        这么轻易就得出结论?p

        可是两个还没有开打,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还是唐阳羽自己凭借自己的身份直接作出的不公平裁决?p

        而且他说走就真的走了,头也不回,因为他已经宣布了最后的结果,因为在他看来龙小雨和赵冰玉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二女不可思议的同时抬头看着那个嚣张的家伙,她们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继续看死对方让那家伙安然离开,然后是第二种她们同时出手阻止这个家伙离开,先一致对外,她们一个龙火一个龙冰虽然水火不容可是也可以暂时一致对外。p

        虽然二人都是女人但是冰和火本来就是阴阳,这是天命也是天定,不是她们自己所能改变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内经》此言诚是不虚,道尽阴阳的重要,然而虽然知道其如此重要,但却极难把握它的变化的,正所谓“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p

        所以唐阳羽并不是从龙火之力龙冰之力上来看待这场特殊对决的,他从一开始就找准了阴阳之道。p

        《黄帝内经素问iddot卷第二》的三篇论文即是对阴阳的详细阐述。然而越是详细,反而越会糊涂,抓不住重点,虽然其变化万千以致不可胜数,但“其要一也”,这个“一”即是“离合”,即是“变化”。p

        阴阳变化万千,但其征象即是水火,即所谓“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知道了它的征象有什么用呢?p

        《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的篇名“阴阳应象”,唐阳羽很清楚研究阴阳所变化对应出得现象和物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根源在于找出阴阳在这天地间所对应的物质就行,这样阴阳就是可见的,就是存在的,就不是玄的。p

        而在《内经》中先圣已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并且告诉了我们,那么我们知道了,剩下的就是去发现、体会和印证,由此来窥天地之奥。p

        参经之旨,加之我于日常之观察,才得到一些体会。万物禀一口气而活,天地也是靠着气来联通,正所谓“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地之联通者,其实就是水,除此别无其他。p

        然而水性趋下,为何能升降?必有热方能使其如此,所以气不是单纯的一种物质,它是水的体,火的性。而天地万物,若无太阳之普照,那此间定无生机。p

        水之能上能下,全赖太阳的火热之气。p

        太阳一日的运行,也就是升浮降沉,所以气温就是温热凉冷的变化,太阳动那么水气就动,太阳升浮降沉,水气也是,所以一日的湿度就会相应变化。然而有个疑问在此,就是为何太阳会升落?现在科学的观察我们知道,乃是地球自转,但是当我们在想地球自转之时,已不是在天地之间,而已出天地,可是实际上我们的思想境界远没达到,这种矛盾就让很多问题不好解决。p

        那么站在天地之间,我们要如何思考太阳的升落呢?p

        其实很简单,我们想太阳普照大地的光热是哪来的?太阳是从哪来的?又落到哪去?答案就是一个——地底下。p

        地底下就是水,可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