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奋发图强和发奋图强

第(1/2)页

走了不到一公里,拐进了一个小巷子,巷子是铺着碎石的小路,两边的野草随着寒风向着一边倒去。在小巷子里七弯八拐,走到了村里的戏台旁,一个由水泥建造的大台,两边竖着两根长条石。台子的正对面则是一个小操场,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台子侧面则是一个庙宇。里面供奉着闽越省一带信奉的妈祖。

        操场的后面一个条石外墙的一层平方结构进入眼帘。

        100平的平方外面是新刷的水泥墙,朝着操场的正门由两扇木门组成,暗红色的木门上面画着秦琼和尉迟恭两位门神,还散发着油漆的味道。

        如果推门进去,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天井,下面则是一个凹陷下去的青石板排水池。在下雨的时候可以坐在祖屋里看着雨水淅淅沥沥的打在石板上。闻着新鲜潮湿的空气,看着雨景,在喝一杯茶,能让人保持宁静的心情。

        天井的对面就是一个大的堂屋,放着一张大方桌,方桌上现在除了香炉就是几个灵位。没有放东西,等到祭祀的时候才会摆满各种点心食物。

        方桌后是一堵墙,墙上不高的地方挂着几张zhào  piàn。从彩色的,到黑白的,再到好像是素描的tu  piàn。

        方桌两边则整整齐齐摆放着几十张的塑料椅,还有8条红色长凳。

        堂屋的两边则是储物间和杂货间。其中一间还有楼梯通向阁楼,现在这个才启用的屋子里并没有太多东西。不过做了几次祭拜后就会堆满东西。

        这里,就是许亦家的祖屋,也是许爷爷和他们的长辈年轻时候住的地方。

        “呼~”许亦放下肩膀上的人字梯,长吐了一口气。木质的人字梯高2米,抗几步还没感觉,一旦走远了像许亦的小身板就有些挺不住。

        “这么快就累了?后面还有好几家啊。”许爷爷笑着调侃许亦。

        “怎么会累,我这是在练气功。”许亦有些脸热,还是厚着脸皮狡辩。

        “今年翻新了,要不要进去瞧瞧?”许爷爷掏出钥匙打开了门锁。

        “好啊。”许亦不会告诉爷爷这里自己很熟,十几年来进去过几十趟。而最后一趟在里面待了整整一天。

        2017年的春节,许亦在回鹭江上班的前一天,来到祖屋。在那摆满贡品的桌子后面,拿起了布擦拭着爷爷的遗像。那天许亦对着爷爷说了很多话,也流了不少泪。等到天色暗下来,留下一句:“爷爷,我过两个月再来看你。”锁shàng  mén离开。

        2004年,祖屋刚翻新完,门口的春联只是简单的贴着不知道是哪位民间“大师”用毛笔歪歪斜斜写的对联。1米的红色纸张明显质量很渣,上面的字更让许亦这个大学生都感觉汗颜,因为他也不知道对方写的是什么。

        撕下两张旧春联,爷爷把纸屑扔到了旁边的垃圾堆。许亦用刷子在浆糊里搅了搅,爬上梯子在门的左边开始刷。爷爷递过来一张春联,许亦看了眼。上面写着“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再看看爷爷手里拿着的那张“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

        “爷爷,我觉得你手上那个应该先贴左边,这张贴右边。”许亦说。

        接过许爷爷给的另一张春联,许亦开始贴起来。正门、侧面、hou  mén加上四边的窗户。贴完后的房子让人感觉变的不一样。新的大门,新的外墙,再加上新的春联。这时候看上去满满的都是喜意。大门的春联写着“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横批奋发图强”这是徐爷爷对这个家这一年的期盼,也是希望祖辈门能在天上保佑这群努力改变命运的后辈们。

        太阳已经挂到正中。许亦也和许爷爷在一声声的感谢中贴好了那几家困难户的春联。虽然没有给钱,但是当新的春联贴在门上,那老旧的门边鲜艳的红色还是让那几个老人们笑的很开心。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对于别人的帮助不管大小都会表示由衷的感谢。许亦不知道是太阳变大了还是老人们的笑容变热了。总之身上有些暖。

        回去的时候爷爷提着浆糊桶,许亦扛着人字梯并肩的走过去。爷爷这时候才想起没有给街坊们介绍许亦,见到个人都会简单的说一句“这是我三子家的孩子,从鹭江回来过年了。”

        在街坊们的招呼声中,许亦一个个的友好的微笑着。特别是对那几个刚才在来的路上与二伯母聊天过还八卦的人,许亦笑的更是真诚,真诚的许亦感觉自己的脸这个时候是不是有些羞涩的红了。

        不知道是跑去吃午饭了,还是因为说了一上午嗓子冒烟去休息了。许亦回来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二伯母的身影,但从背后传来的感觉让许亦明白自己一转身就会看到三五个人若无其事的转开头聊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从来不适合许亦,许亦准备小人报仇从早到晚。

        但许亦心里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不是真的十七八岁的中二少年,许亦需要考虑的更多更全。整人的法子虽然多,但不一定都有条件来实施,即使能实施又不一定适合现在的情况。

        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二伯母毕竟是嘴巴上说,这种人仗的就是嘴巴和不要脸。如果对他身体造成伤害,说实话没有到那个地步,至少即使街坊们真的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会觉得就是普通的吵架不至于到流血冲突。何况两家还是亲兄弟。许亦如果动手了在舆论上本身就没有任何优势。不敬长辈,鲁莽冲动,心眼小等标签就会套在许亦头上。所以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不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对其造成足够的精神伤害。

        第二个要考虑的就是事情应该尽量控制在小的范围,不是说控制在让街坊们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发生让许亦暗爽就好。而是应该尽量让街坊们知道的情况下还能把注意力仅限于二伯家,最好只限于二伯母身上。毕竟现在二伯估计醉酒还没醒,还没跳出来做靶子。

        简单的吃过午饭,许亦跟许母打了声招呼就出去了。许母还没来得及抓许亦的壮丁许亦就跑的没影。他要去实地考察下二伯家,看看有没有作案的机会。

        二伯家在许亦家边大约三十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