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1/2)页

在郢都下城作者本人最喜欢的地方当属帝国博物馆,那里收藏了来自全国的瑰宝,每一件都在向人们展示着伯德王朝的荣耀。博物馆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大阅览室,其规模宏大的玻璃顶棚让人仿佛置身于开放的户外空间。最早的时候博物馆阅览室,只是在一间不大的屋子中,这里一度作为帝国的印刷品呈缴本的保存馆。收存了大量的书籍,报纸,地图,乐谱等等。后来由于空间的不足,整个大展览室被改造成一座图书馆。这一主张是由当时的博物馆馆长施奈德林?德累斯顿勋爵提出的。后来他因为参与到夺嫡之争中而被流放,在那之前他将极大的热情倾注到了图书馆事业当中。

        大阅览室于伯德王朝八十五年正式开放,距今已经过去了二百多年,她是个直径有六十一米的圆形阅览室。书架皆为铁质,坚固耐用并且防火,书架全部连在一起,可以绵延四十格里,作为呈现放射状,管理员坐在中间,保证所有座位都可以一览无余。大文豪马尔克斯,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威廉?梅克比斯,奥斯卡?李约瑟,鲍里斯?帕斯基尔纳克,弗吉尼亚?伍尔夫等等都在这里阅读,学习过。作家本人,也有幸在这里做过阅读。

        大阅览室是郢都文化名流们所喜爱的场所,她默默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如今依然耸立于郢都下城。本书接下来的若干页故事将会在这里告一段落。

        在讲这些故事之前,本书的作者在这里要说上一声:“很抱歉!”。他离开郢都已经很多年。自那时以后,不消说郢都的面貌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有许多新的街道和地点,对作者来说是陌生的。由于许多地方的拆除和重建,作者青年时代的郢都,只能是以最为虔敬的方式存在于他的记忆当中。但是这并不妨碍作者对郢都的热爱,甚至可以说郢都是他在精神层面的故乡。作者的青年时代几乎完全是在郢都度过,他的妻子虽然不是郢都人,但却是在郢都和作者相识,结婚。作者的儿子也出生在郢都,并且作者以一位郢都市长的名字为他命名。接下来作者会也学会引导读者到某条街道,假使读者不嫌麻烦前去勘察,而今天却可能已经没有那条街道了,所以作者要在这里给读者们先道个歉。对于任何一个曾经在郢都生活过的人,想象着当年在郢都所见过的事物并没有完全消失,绝对是一件倍感快意的事情。所以说幸运的人啊!也许你正来来往往的走在郢都里,看看周围的街道,房屋,树木以及街角那个你不认识的小贩吧。不要觉得他没和你毫无关系,也不要以为他们在你的生活里无足轻重。也许你从来没有进去过那家卖蜡烛的杂货铺,但是里面的店主已经注意你好久了,因为你总是在对面的铺子里买蜡烛。当日后你离开郢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你就会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怀念那些街道,房屋,树木熟人和陌生人。你还想在那街道上再走上是个来回,走累了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