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厚脸皮

第(2/2)页

纳她,偏生就将她安排在了赵郎中手下……

        这点手段就想将我赶走,也太小看我杨桃的脸皮了吧!

        杨桃冲乔平笑笑,拎了菜篮子出门。

        尽管乔平驳斥了她的话,杨桃还是买了番茄和茭白。乔绣说过,他爹最喜欢蒜蓉茭白,她大哥最喜欢番茄炒鸡蛋。

        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叫卖:“好包菜了,一个铁钱买三颗,三颗只要一铁钱。”

        十个铁钱换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只能买三个馒头。

        三颗水灵灵的大包菜才只卖一个铁钱?

        想着自家那三亩地的大包菜,杨桃一颗心使劲往下沉。

        她过去翻看包菜,发现颗颗包裹紧实,个个鲜嫩水灵,于是不解的问老板:“这菜看着就鲜嫩,你怎么卖这么便宜?”

        杨桃长得讨喜,声音又软糯好听,老板忍不住就朝她诉起苦来:“满大街都是包菜,哪里还卖得上价钱?这几天还算好,便宜点能卖出去;等过两天包菜大量上市,只怕贴钱都没有人要。”

        “怎么会这样?”

        “去年包菜卖上了价,今年就都种开了呗。你看那边,一板车一板车的包菜拉过来,还不一定能卖上十个铜板。”

        杨桃打眼一看,十几车包菜浩浩荡荡的拉进了集市。她过去打探价格,人家殷勤道:“一个铁钱给你四颗。”

        她转身要走的时候,老板急忙降价:“姑娘,给你五颗行不行?哎,给你六颗,回来吧,给你六颗!”

        杨桃的心沉了又沉!

        她回铺子做好饭,伺候大伙儿吃过后,便去田家粮铺找她二伯父。

        一见面,也没顾上寒暄,杨桃便开门见山的问:“找到收菜的贩子了吗?家里的包菜都长成了,这两天就能卖。”

        二伯父管着田家两个粮油铺子,正忙着算账,闻言嗯了一声,头都没抬的回道:“正问着呢,今年的包菜多,好多贩子都不下乡收,就是去出的价也不高。”

        “他们出多少?”

        “现在出得最高的是一亩地五个铜板,我嫌太少没答应他。”

        一亩地四百颗菜,才值五文钱?

        杨桃瘫坐在椅子上,垂着头说不出来话。

        二伯父一边打算盘一边安慰她:“你也别着急,这边行情不好,出不上价也正常。我明天要去县里送货,顺便帮你们找找门路,看能不能卖出个好价钱。”

        杨桃谢过二伯父,垂头丧气的回去了。

        刚过正午,大伙儿都在午休。杨桃洗了三回冷水脸才强迫自己平静下来,为了不让自己再多想,赶忙拿了蒲扇去守药炉子。

        正无聊,听见赵郎中在屋里考教童子功课:“说说天门冬的药性。”

        杨桃默道:“天门冬,味苦平,主治诸暴、风湿、偏痹,强精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延年益寿。一名颠勒,生山谷。”

        说着,便顺手从药渣里捡出熬过的天门冬。

        同时,里面的童子也在回答,答得和杨桃一模一样。

        郎中又问:“干地黄呢?”

        杨桃又从药渣里捡出干地黄,小声作答。

        赵郎中满意的点头,接着提问,一里一外详尽回答。

        如此答了一刻多钟,郎中还问:“天鼠屎。”

        杨桃在药渣里没找到天鼠屎,便拿了竹签在地上画,一边画一边答道:“味辛寒,主治面目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血气,破寒热积聚,除惊悸。一名鼠沽,一名石肝。生合浦山谷。”

        她答得专注,根本没注意到内里童子没回答上来,她的声音透过门窗传进了赵郎中耳里。

        “能耐了?那你答霍乱!”

        霍乱?从神农本草经跳到本草纲目了吗?是答治霍乱的药方,还是草药呢?

        先前答的都是草药,想必也是问草药吧!

        “霍乱,有湿热、寒湿,并七情内伤,六气外感。湿热:(草部)香薷‘霍乱转筋腹痛,水煮汁服。’石香薷术‘健胃安脾,除湿热,止霍乱吐下’;子紫苏‘水煮服,止霍乱胀满’……”

        杨桃说一种就拿竹签在地上画一种,她越说越顺口越说越专注,流畅的将治疗霍乱有关的药材全说了一遍。

        赵郎中在屋里拿着书对照,竟发现她答得一句不差,半字不错。

        他不信邪,又换了本《本草品汇精要》,专捡生僻晦涩的考。杨桃在外作答,依旧侃侃道来,丝毫不差。

        赵郎中和她较了半天劲,没讨到好,使劲摔了手里的书冲出去。他撸起自己的袖子伸到杨桃面前,喝道:“你给我把个脉,治治老夫的病!”

        杨桃这才回过神来,她心虚的看着赵郎中,小嘴扁了又扁:说药说草她都不怕,可把脉治病她哪儿会啊?

        呃,好像闯祸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