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迷情杀意(2)

第(2/2)页

在半小时前闭上了眼睛。

    等忙完父亲的丧事安排好弟妹们的生活再回到学校时,我的人瘦了一圈,功课已落下一大截,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父亲的去世、家庭的困境、生活的拮据,早已使我穷于应付心力交瘁无心学习。

    就在我快要坚持不下去而辍学回家时,康老师把我叫进了他的教员办公室。

    他让我坐下,又倒了杯热茶给我,然后在我对面坐下来,对我说:“你家里的情况我是昨天才从你邻村的同学那儿了解到的。”

    他轻声责怪我说,“发生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讲呢?”

    “我……我……”我低着头,嗫嚅着,却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老师知道你家里经济情况不好,但你要坚持下去。”他掏出一把饭票塞到我手中,“拿着吧,不够再到老师这儿来拿。老师会帮你申请助学金的。”

    看着康老师那关切的面孔,我心中百感交集,叫了一声老师,就扑在他宽厚的怀抱中嘤嘤地哭泣起来。

    康老师轻轻拭去我脸上的泪花,拍拍我的头,微笑着说:“不要这样,阿婕,你的成绩一直很好,只要坚持下去,是一定能够考上大学的。”

    我咬着嘴唇,用力地点了点头。

    在这之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在康老师加班加点地补习下,我很快把自己曾经落下的功课补了上来,我的成绩又开始在班上遥遥领先了。

    不久后,康老师又为我争取到了学校的800元助学金,使我原本捉襟见肘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更加令我感激的是,康老师见我为了节省开支每顿只吃青菜萝卜,便常叫康师母做些好菜把我叫过去吃。

    他家住在学校的一栋教师宿舍楼里,康师母是个贤慧温柔和蔼可亲的女人,原是学校附近某国营企业职工,现在下岗在家。

    他们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叫星星,很乖巧,总是亲热地叫我姐姐。

    每次去康老师家,看着他那并不宽裕的家庭,想着他每个月都要接济我几十元伙食费,我就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

    我真的很庆幸自己在失去父亲的同时,又得到了康老师父兄般的关爱。

    我不止一次地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康老师这一片关爱之情。

    而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皇天不负苦心人。

    终于,在那年的高考中,我以全县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省城大学中文系。

    当接过由康老师转交给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当着众多师生的面,深深地跪在了康老师跟前,泪如泉涌……

    在大学里,我一边勤工俭学努力学习,一边与康老师保持着书信来往,常向他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

    而从他断断续续的来信中,我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

    在我高中毕业后不久,他就辞职去了位于长江边的经济比较发达的青阳市,先是投奔他一个在那里做生意的同学,后来康老师自己投资,开了一家文化公司,生意十分红火。

    听说他事业有成,我也替他高兴。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大学毕业,受聘到家乡县城的一家报社做记者,与我一同应聘来的还有一个叫秦启明的小伙子,他毕业于省城大学新闻系,跟我是校友。

    不知是由于刚参加工作人地生疏生活孤寂,还是年轻人比较容易沟通,总之,我与阿明很快相恋了。但不妙的是,报社的效益一天比一天差,那点微薄的工资不要说维持家用,就连自己的日常生活也难维持下去。到后来,干脆连这点微薄的工资也发不出了。

    这时康老师得知我的窘况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叫我去他那儿工作。

    这年年底,在万家团圆的时刻,我和阿明却一起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踏上了去往青阳市的火车。

    在青阳市,康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我被安排在他公司的办公室做文员,阿明则当上了后勤部主管,两人的工资都比在报社时高出好几倍。

    在我暗暗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的同时,心中又多了一份对康老师的感激之情。

    今天被人称为“康总”的康老师,早已不是以前那个清贫如洗的穷教书匠了,他在这里买了别墅,妻子和女儿也接来了。

    现在,他身穿名牌,出入有车,一副成功商人的派头,唯一没变的是他那份对我父兄般的关怀与爱护。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