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琉璃厂

第(1/2)页

朱厚照不管他人怎么想,军械局的设立是他考虑已久的事情,兵部的权力已经够大了,五军都督府都快要成为虚设了,朱厚照又怎么可能将军械局归于兵部?

        不过为了团结人心,朱厚照还是在圣旨中写明了军械局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此后一连数天,除了皇帝陛下这个半路出家的军事理论家在这些武官面前阐述自己的军事理论与见解之外,朱厚照还命令兵部派人来给这些武官讲授大明自开国以来的军队变化和wǔ  qì变化,除此之外,还让翰林院的学士们给他们讲述历朝历代的经典战例,让锦衣卫都督孙东远和执掌东厂的邱聚给这些武官们讲如何刑讯逼供套出他人的情报等技巧。

        朱厚照所做的这一切,正是为了将这些由他挑选出来的武官得到一个全面的发展。

        这些武官,今后将成为京营的中坚力量,也将成为他朱厚照的嫡系将领,因此,这些武官可不能只是无知莽夫,也不能只是会舞文弄墨的秀才,他们必须要在文化素养、体质素养以及军事指挥素养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才行!

        功夫不费有心人,这些武官在从前期的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再到后期的理论培训之后,他们的进益可是不小!他们对皇帝的印象已然发生了很大改变,之前,他们对皇帝陛下的印象就是:皇帝陛下是他们的效忠对象,只是他们对于为什么要效忠皇帝陛下和如何效忠皇帝陛下还有些不太清楚。

        但是现在,他们对皇帝陛下可是认同了不少,朱厚照在他们心目中,就是他们今后要追随的领袖!

        ………………

        军械局的建立为大明未来的军事科技发展tí  gòng了保障,杨廷和原以为自己饱读四书五经,而且对战争和兵法也略知一二,但是自己绝对做不来研究军事器械这些事情,而且他也并不十分认同皇帝陛下所言的士兵的数量不再是未来战争的主体这一论断,但是当他见到了新式火枪的威力之后,他登时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转为十分认同皇帝陛下所言的热兵器会主宰未来战场的这一论断。

        杨廷和由此开始兢兢业业的筹备军械局的建设问题,朱厚照也是十分大方,从自己的内帑之中拨出了一百两银子作为军械局的启动资金,但是对于这一百万银子的用度,朱厚照要求杨廷和必须每三个月向自己报备一次,他要亲自检查银两的使用情况!

        杨廷和对皇帝此举并不感到奇怪,一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了,要知道正德年间,大明的税收才不过六百万两!(当然了,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六百万两大明税收所指的是太仓收入,剩下的几千万两则以粮食和力赋的形式存在于中央及各府衙门。)所以皇帝陛下对这笔钱的用度十分上心那也无可厚非。

        就这样,在朱厚照的支持下,杨廷和用朱厚照的拨款开始组建军械局,军械局的场地就设在杨廷和宅院的旁侧,那里现在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