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完整的天书古经

第(1/2)页

“咚……咚……咚……咚……”

        仿佛是回荡在天边的低沉钟声,悠悠传来。

        天音寺坐落的群峰间,也有一座小山,名叫须弥山,幽静清远,乃是当世佛门的修行圣地。

        在这里,晨钟,暮鼓,日复一日,仿佛永无止境。

        每一天,都仿佛与昨日一模一样,有人感觉枯燥,有人便觉得心安,幽幽岁月,或长或短,酸甜苦乐,本在人的心间。

        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山壁下,有一间简简单单的屋子。

        中间一条小路青砖铺地,通向房门,两旁都是草丛,只看看去似乎并没有人认真打理,许多地方已经生了野草。

        鬼厉枯坐在这小屋中,一动不动,已然三日。

        他怔怔地睁着双眼,目不转瞬,在他瞳孔中,幽光如雪,灿烂流转,从一个纯白如玉的圆盘上散发出来,同时冒着森森寒意。

        而在那一尺见方的圆盘之上,赫然竟盘坐着一个人,正是改变了当年张小凡一生命运,让如今的鬼厉刻骨铭心的人——普智。

        远远看去,普智面容栩栩如生,虽然肌肤看去苍白无比,并无一丝一毫的生气,但仔细观察,竟没有任何干枯迹象。甚至于,他依然是当年那个张小凡记忆中慈悲祥和的老和尚,竟没有丝毫的改变,只是在神色之间,更多了一丝隐隐的痛苦之色。

        在他的双手间,静静地躺着一张青色符箓,散发出淡淡的灵光,幽幽流转。

        鬼厉脑海中时而空空荡荡,时而如狂风暴雨,雷电轰鸣,千般痛楚万般恩怨,都化作一声质问:

        为什么?

        为什么要杀害草庙村二百余人的性命?

        为了不甘?

        为了执念?

        为了长生?

        他在心中替普智想了许多理由,但哪一个能替他担下这滔天的罪恶?

        然而,是非曲直,恩怨情仇,不管如何,终究是要有个结果的。

        是宽恕还是仇恨,如果是白凡,他根本就不会犹豫。

        欲向何从,但问手中之剑。

        而鬼厉……

        他蓦然起身,走到了门口,手向着门扉伸去,但片刻之后,他停顿了下来,整个人好像僵在那里。

        寂静得可怕,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意,只有他一个人在苦海中挣扎。

        ………………………………………………

        须弥山后山之中,一片绝壁如镜,笔直垂下,高逾七丈,宽逾四丈,山壁材质似玉非玉,光滑无比,倒映出天地美景,远近山脉,竟都在这玉壁之中。

        白凡与法相站在它对面的石台上,直如蜉蝣般微不足道。

        与天地造化相比,人竟渺小如斯。

        在他们立身的断崖之上,举目望去,天地间雾气弥漫,如波涛翻滚,涌动不息。

        不时间,幽邃的山间隐隐传来锐啸,是风声,是兽嚎,穿云透雾而来。与此同时,道道耀眼光辉,从云海射下,从浓雾之中撕开了一道道裂缝,射了下来,正照在玉璧上。

        “白师弟,这便是无字玉璧了。传说我天音寺的祖师在那无字玉壁之下坐了三日三夜,进入了我佛门之中大圆满之境地。此外,更传说……”

        法相转顿了顿,神情肃穆,望着玉璧沉眉道:“更传说,那位祖师也就是在这面无字玉壁之下,领悟出了我天音寺世代相传下来的无上真法大梵般若,由此奠定了天音寺一脉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

        白凡笑了笑,幽幽道:“法相师兄是怕我也从这玉璧中领悟出‘大梵般若’么?”

        法相一怔,随即双手合十,微笑说:“师弟多虑了,数十年前你留下一道符箓替我普智师叔保存了魂魄,此乃大恩,敝寺本当回报。况且……”

        他忽地露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