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将进酒

第(1/2)页

琴声清越,洞箫呜咽。在场中人,被音乐影响最深的,还是弹琴者自己。作为在场中人对乐理理解最深的人,琴箫合奏带来的效果对她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听众。一时间,平静如心的琴心,湖面被旋律带起来波纹,随着曲调上下起伏。

        唐采薇冷若冰霜的脸上也微微动容,心潮起伏之下,琴声也随之激越。但不管她怎么变化,孟玉凡的洞箫都能蜿蜒而上,与她的琴声一起交相呼应。

        随着唐采薇被旋律浸染,她与孟玉凡的合奏越发的打动人心。曲调奔涌,如大河之水,自九天而下,又如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百年,知音难得。作为烽火年代走来的老人,唐老半生漂泊,与友人远隔重洋,天各一方,难觅音信。

        等再见之时,却已经皓首相对,老泪横流。

        经此一别,只怕难有再见之日。唯有再饮一杯,叙尽前生情怀。

        将进酒,杯莫停。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唐家小屋里喝得大醉,拿出琴箫,即兴而奏。而在一边端茶倒酒的唐采薇,人生第一次见到自家爷爷,威严稳重,人人尊敬的唐老,会显出如此少年意气般的狂放。

        在她的眼里,爷爷一直是她最尊敬的人。从她出生起,爷爷就是乐坛的泰山北斗,无论是万人崇拜的歌星,还是位高权重的文化官员,见到爷爷都是恭恭敬敬,称一声唐老。

        所以,在她心里,爷爷的形象就像是一个符号,庄重,不可侵犯。

        但是那个晚上,她忽然发现,眼前这个年数已高的老人,也有过纵情飞扬的时候,也有过豪气万仗的情怀。

        那一刻,她对生命,对时光,有了新的感悟。

        奈何俩老年岁过大,精力不济,曲到一半便相继醉倒,沉沉睡去。

        而安顿好两位老人后,唐采薇怀着激动的心情,迅速地把两位老人弹奏的曲调记录下来。这是两位老者在生命尾声时的一次爆发,她知道,以后很可能不会有再一次的机会了。

        可惜曲调只有残缺不全的半部,更可惜这是一首琴箫合奏曲。而华夏国虽然大,但却难以找到和她势均力敌的洞箫乐手与她合奏练习。找到的好几位,虽然在技艺上足以胜任,但是却无法体会当时两位老人的状态,更无法体会唐采薇本人的感情,因此在合作上总是差上一层意思,且不说助她补完琴曲,就连把已经记录的部分完整的表达出来也是难以做到。毕意已有的篇章同样是唐采薇当时情急之下记录的,其中起承转合处多有变化,需要再次润色。

        但现在,孟玉凡不仅技艺足以压制住她的琴艺,更难得的是竟然在情感上也能和她形成共鸣!唐采薇顾不得表达出她心中的震动,又惊又喜之下,更加全神投入到演奏当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