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骂阵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踏着满地冬霜,李定国打开射洪城门,挥军出城,十六个营头两万三千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列队而出,向十余里开外的龙泉山进发。

        李定国的麾下,同样分为战兵与杂兵两种营头,杂兵营每营一千人,共计十营,有兵一万,其中士卒都是或招募或协裹的流民,装备简陋、纪律涣散,不堪大用,是用来冲阵当炮灰的;战兵营共计六营,其中五个营头每营两千人,亲兵营三千人,总计有战兵一万三千人,而战兵营中的兵卒,大部分都是原来的明军降卒,不少人还是边军,无论单兵战斗力还是组织性都比杂兵营强上太多,也是大西军宿卫军的主要战兵,而亲兵营更是李定国压箱底的shā  shǒu锏,三千人清一色的骑兵,人披铁甲马配皮鞍,长枪大弓应有尽有,就是遇上鞑子,也有一战之力。

        所以率领着这么一支强军,李定国底气很足,强将还需悍卒,没有手底下的健儿,李定国也不会在大西国中列为四大义子之一,张献忠更不会如此看重他。

        两万多人的大军,整军前进,扬起的烟尘隔得老远就能看到,李定国暗暗下令全军戒备着,防备龙泉山上的明军瞧见大军来到,企图趁大西军立足未稳突然冲出来打一个措手不及,毕竟刘进忠就是这么被打败的。

        然而走了一路,一直到了龙泉山脚下,排阵在山城之前,也没有见到上面冲出半个人来,山顶的城头上,数面青色和绿色的大旗招展,隐隐还有人头攒动,就是无人出城迎战。

        李定国骑在马上,嘴角微微一笑,一丝骄傲不为人察觉的浮现在面上:“明军还是知道轻重,看我势大不可敌,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了。”

        笑了笑,他稳稳的顿足山前,将全军列成月牙阵,呈一道弧形将龙泉山隘口围了起来。

        然后他眯起眼睛,仰头观察起地形来。

        龙泉山并不高,却贵在险峻,地理位置更是关键。整座山就是一块巨大的石山,连绵于南北向,将潼川州与重庆府隔离开来,山西边是潼川,西东边是重庆府,所谓一山开二府,就是说的这里。

        山体中间的半山腰处,有一处石缝,宽约数丈,简陋的黄土官道从中穿过,交通两处,形成一处隘口,向来是成都平原向川东的要道,如果此路断绝,要想越过龙泉山就得绕到保宁府,得多走上数百里路,故而此处自南宋起就立有石头城,城池其实就是个山寨,取山石而建,依着隘口边上傍山而筑,站在城头,只需伸手丢个石块灰**,就能堵住下方十数丈底下的官道。

        李定国眉头微皱,感到有些棘手,再看上山攻城的路,眉头顿时皱得更深了。

        石头城筑在半山腰,因为山并不高,城头已经接近山顶,城是借山势而建,山上的悬崖无形中加高了城墙的高度,四面都高达数十丈,就算架起云梯也够不着墙头,要想攻上去,唯有顺着从山脚延绵至半山腰隘口城门处的土坡一条路。

        原本这道土坡上没有什么障碍,一条石板梯步直接通了上去,可是现在,明军居然趁着这几天,在土坡上建了四五道石头墙,墙有半人高,顺着山坡向上像梯田一样一道高于一道,想攻城门,就得先攻破这些石头墙。

        而石墙后面,一排排裹着白色布巾的夔州军正虎视眈眈的打量着自己,虽然被石墙挡住视线,看不清他们手中拿的是些什么wǔ  qì,但傻子也知道,肯定不会是欢迎的鲜花和犒劳的炊饼。

        李定国牙齿都痒了,看明军的样子,这是打死不下山啊,非逼着自己攻山不可,官府中人最是狡诈,前几天打刘进忠的嚣张都去哪里了?有种下来跟我打一打啊。

        安西王麾下两万多人,听上去很多,但李定国舍不得费在这里,原本的计划中,能轻易的击败此处的明军,抓紧时间北上保宁府,与张献忠在剑阁外会师,同上金牛道,抢在鞑子之前打下汉中,在汉中借地理之优与清军决战,只要取胜,则秦岭以北,都将是大西版图。

        然后东出潼关,中原就在眼前,北京城那巍峨的城墙并非遥不可及,李自成没有完成的事业,大西军将代他完成,这是多么辉煌的未来啊,中华历史上,将会留下李定国璀璨的身影,辉煌的军功想想都让人热血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