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迁任,父丧,投叔

第(1/2)页

刘钦一家的驿车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了一辆马车,赶马车的人,便就是徐该了。但是刘钦的一家,都没有发现这俩马车,唯独刘秀看着后面笑了笑。

        刘钦紧紧地赶着路,由于在弟弟的家里耽搁了一些时日,因此便紧赶慢赶,终于在规定的日期里,到达了南顿县的县城。他取出了关防文书,同县丞、县尉接收了各种事宜,并且同时也接受了官印。但是第二天,刘钦就病倒了。

        刘钦是个好官,他夏天在济阳县当县令的时候,连续几个月灭蝗,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每天都是身先士卒,五十多岁的文人,又没有强健的体格,就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啊,何况刚刚忙完打蝗就接到了调令,又行走了上千里的赴任之路,旅途的劳顿,促使他的身子垮得更加快了。他是积劳成疾啊!        俩个人端着酒把着盏,弟兄俩个人说起童年的往事,就大笑了起来,说起了做官的经历,都大哭了起来,这年头当官不易啊?当个基层的县令,可是更不易啊!但是要想当一个好的县令,可真是大大的不易啊!两个兄弟都是当的县令,有共同的志向,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苦衷,有共同的不易啊!

        在兄弟这里小住了几日,刘钦赴任的日期不远了,便只得告别了兄弟,刘钦紧紧地握住了刘良的手,他的心里似乎想嘱托些什么,但是他的咀动了几动,都没有说出话来,兄弟俩个双双打了一个躬,挥泪而别了。

        公元前3年,这年刘縯才十四岁,刘仲才十一岁,而刘秀才九岁。

        刘钦的病越来越没有起色了,他的两个脚也肿了起来,俗话说:“女怕肿头,男怕肿脚”,男人的脚肿了起来,说明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了。

        在中途的时候,刘钦突然想起了他的弟弟刘良,现在不是在豫州沛郡的萧县,也是当县令的吗?

        于是,他们全家便顺路去了沛郡的萧县。

        刘良见到了哥哥刘钦,真是喜出了望外,他紧紧地抱着哥哥刘钦,这兄弟俩个,也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当天晚上,刘秀让母亲煮熟了这些虫子,当着全家的面,大口大口地把一只又一只的虫子都吃了下去。哥哥姐姐们惊呆地看着了刘秀的举动,看他吃得如此地津津有味,忍不住的也都先捡了一根虫子腿,小口地咬着,还是有滋有味的。于是,刘钦的全家,便一下子吃了一大锅的虫子,吃了一个大饱,而且还很舒服,根本没有难受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刘钦便下令,在县衙门的门口,摆下了一口大锅,放了一大摞的碗。县衙门的门前,围满了满街的百姓,刘钦当着大家的面,大口大口地吃着煮熟了的虫子。百姓们先是看得龇牙咧嘴,接着他们的面部都松弛了。再接着他们都试探着拿过了一只碗,试探地吃着那些虫子。再接着他们便同刘钦一样,大口大口地吃着那些美味可口的蝗虫了。        “父亲!这可恶的虫子,它既然吃了我们的粮食,那我们就吃了它吧!”刘秀提议着。

        “这虫子能吃吗?”刘钦奇怪地问。        王莽所控制的大汉帝国,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派出了各路的使者,到各地去督促捕蝗。作为直系皇亲的刘钦,又是济阳县的父母官,他带领着全家七口老老少少和大大小小。一齐冲到了田里,一人拿着一把拍子,拼命地拍打着那些蝗虫。被打死的蝗虫,都纷纷地跌落在了地上。

        看到田里的庄稼,都给蝗虫吃得所剩无几了,刘钦不由得大悲。即使把蝗虫全部打死了,但地里的庄稼可是长不起来了。这过了秋季,大家吃什么啊?刘钦不停地叹着气。        公元2年夏季的时候,全国的广大地区,都发生了蝗灾和旱灾,其中以青州的灾情为最最严重。        “当然能吃!这虫子又没有毒。”刘秀回答着,他接着便从腰里拿出了一只口袋,把打死的虫子,一只一只地装进了口袋。

        于是,刘钦下了县令的告示,所有的粮店即日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