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脱险

第(1/2)页

将养了半个月,徐该终于,渐渐地恢复了。徐福则在一周前,便已经无恙了。他已经找过了,那个造船的庄主人。

        当然,第一次造那么大的船,是没有经验的,出了那么多的问题,也不能怪主人。但庄主人却是,非常地过意不去,看到徐福,丝毫也没有怪他的意思,心中也是,分外的感动。

        徐福召集了,造船的主要工匠,还有庄桥和另外三个船员,一起开始,进行了讨论,他们总结了,设计上不足的地方,以便于加以改进。        第三天清晨,其实应当是第五天清晨,他们已经能够,远远地看到琅琊港了,他们的求生的欲望,鼓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地划着水。

        他们终于来到了,距港口十里的地方,在那里有几条打鱼的小船。小船上的船家,发现了他们,便立刻抛开了手里的工作,拼命地向他们赶来,他们终于,活着回到了琅琊。

        首先,大家认为,桅杆上的滑轮太小了,当遇到大的风的时候,它便会卡住。

        其次,大家认为船体过宽,因此,吃水就过浅了,遇到小的风浪,就会在海上,漂来荡去的。如果风大起来,便会更加不稳。应当让船身窄小一些,让船吃水深一些,这样在海上航行,一般的风浪,便可以经受了。

        过了午时,毒辣辣的太阳当空,众人都越来越挺不住了。已经将近两天两夜,没有喝过一口水了,有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伸头喝了一口海水,但又咸又涩,无法下咽,只能湿润一下嘴唇吧。

        在申时时,头上的天空,渐渐地堆起了一堆乌云,越堆越多后,竟然下起了雨来,大家如饥似渴地抬起了头,用嘴接着,从天上掉下来的雨滴。徐福一面用嘴接着雨滴,一面从怀里,掏出了那个,朱雀身下的小圆盘,接着雨水。接了半盘后,他慢慢地灌入了,徐该的口中,徐该“咕嘟!咕嘟!”地咽下了两口,他睁开了眼睛,他醒了。

        庄桥带领着大家,一路向西漂去,幸亏中途,再也没有遇到,昏暗的天气,而且,中途又恰巧逢着,又下了一阵阵雨,大家又喝到了一点雨水。他们又漂了两天两夜。        庄桥在黑暗中,让大家,都拉着别人的衣襟,免得在海里失散。大家默默地承受着,那又累又饥又渴的,身体的不适。整整一个夜晚,他们都在海上漂着。

        清晨,天慢慢地亮了。天空中飘着,一絮一絮的云彩,太阳在云彩的中间,有时它躲进了云彩,天于是便昏了起来,有时它在云彩边,探出了半个脸膛,那天就亮了一些,有时太阳,走到了两絮云彩的当中,这时天就会,大亮了起来。        庄桥检视着海面,已经再也没有,在海面上挣扎的人了。他清点了一下人数,除了自己和徐家两兄弟,只剩下三个船员了。看来另八个船员,已经不幸地遇难了。

        庄桥辨别了一下方向,带领着大家,向西一路划去,这时,估摸船行出了,约有一百五十余里,还是有希望,回到琅琊旧地的。        幸喜他自小,在沂河里戏水,久而久之,他有了一身,很好的水性,他放眼向海里看去,扬扬撒撒的碎船板,漂浮在了,整个海面上,朦朦胧胧地看见远处,有几个人在水里挣扎着。

        他划着水,向那几个人游去。        徐福被船身,高高地抛起在空中,又重重地摔在了海里,他晕了过去。        各人抱着船板,一路向西游去,渐渐地、渐渐地,天又黑了。因为天又昏暗了,天上漆黑一团,什么星辰也看不见。

        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这一夜,竟然被海潮,又冲回了那一群,似岛非岛、似礁非礁的地方,昨天这,整整一天的努力向西,竟然白费了工夫。

        大家在庄桥的指挥下,又一路向西游去,徐该已经失去了知觉,但徐福,撕了几条衣襟,把船板,捆在了他的腰上。他就这样,低垂着头,在半昏迷的状态下,被徐福边推着,边向前漂着。庄桥则照顾着另三个船员。

        徐该已经开始,迷糊了起来,他不像徐福,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