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出行

第(1/2)页

徐市走了过去:“老丈,可有酒解渴?”

        “哪有酒啊!连水都没有啊,这里的井水,也都干涸啦。”老丈有气无力地解释着。

        “那可不可以,容我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徐市要求着。        中午,他看到了,路边有三间小屋,屋上还插着,一面耷拉着脑袋的酒旗。他心一动,跨下了马,在一颗树上拴住了马,走进了店堂。

        只见店堂里空空如也,仅有的几张桌凳上,也都是尘土密布,在店堂的深处,坐着一个老人。

        “休息吧!我能办到的,也只有这些了。”老丈抽下了肩上的布,把一张桌子和凳子上的灰,掸了一掸。徐市去马背的包袱里,取来了水和干粮。在凳子上坐了下来,就着水囊里的水,一口一口地咬着干粮。他一回头,见那个老丈,瞪着那双渴望的眼睛,直望着他的水囊。他便走了过去,在柜台上取过了一个,倒合着的碗,从水囊里倒出了一碗水,端过去,递给了那个老丈。

        “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老丈激动得连连推辞,但在徐市的坚持下,老丈接过了碗,他猛喝了两口,但突然停了下来,端了水碗,往内堂走去。

        “为何一条沂河,竟隔着两重天啊?河东岸是如此地风调雨顺,但一过沂河,竟然马上就赤地千里了。”徐市这样地想着。

        但徐市哪里知道,他们沂河东岸的,徐姓的两个村庄,这几年,年年风调雨顺,是完全得益于,四年前的,鬼谷子先生的,那一次唤雨。鬼谷子学究天人,通晓古今,他辨别了打神鞭上的符印,知道符印中,有觜火猴和参水猿。因此他驱动了神鞭,唤来了这两路星宿。  这两路星宿,原本就是姜子牙封的神,而且得到了,元始天尊的神喻,是只认神鞭不认人的,只要是持鞭人发的令,他们就视同姜子牙发的令。火通雷,水通雨,于是,雨便来了。以后每年,他们这两个星宿,都刻意地照看着这块土地。因此,河东的两个徐姓的村落,才得以,年年都风调雨顺,年年都囤满箩溢。

        楚国和齐国,是隔着沂河为界的。徐市一跨上了沂河的西岸,他便踏上了楚国的地盘。徐市一路骑着马,向西行去,一路上绝少还有人烟,偶尔路过一个村落,也都是人迹全无,连鸡犬之声也绝无。        “是啊!田家在我先祖,齐桓公姜小白的时候,从陈国逃亡出来,投奔了我先祖桓公。我先祖桓公,不仅收留了他,还任命他为工正。谁知这贼子,不仅不记恩德,反而在羽翼丰满的时候,杀了恩人后代的全家,我先祖姜洗,才七岁,便带着家臣出逃,隐名换姓,藏匿于此地,苟且偷生,朝思暮想恢复我们的姜齐。”

        齐庄主说到这里,不由得喘了起来。        “孩儿啊!我们徐家,本来是不姓徐的,因为逃难到了此地。因此,以地为姓了。我们家原本姓姜,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的后裔。”徐公接着说。

        “姜子牙的后裔?”徐市的脑子转动了起来,一刹时,他似乎明白了许多,自己的家族,为何在此地,隐居了一百多年?为什么在这个,少有人烟的地方,生存繁衍了那么久?为什么同徐家堡,绝不允许往来?        徐长带领着全家,一起参加了徐市的冠礼。侍娘放开了,徐市的头发后,细细地梳着,然后盘起在头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