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章 地稷仪

第(1/2)页

嬴翌把基础元炁能源器依照其形态命名为八方塔,把植物育种改造元器按照其主要意义命名为地稷仪。

        所谓江山社稷,稷,就是五谷,或者说农业。

        育种元器最大的意义,就是改造农作物,以达到拔高农业层次的目的。唤作地稷仪,并不为过。

        一座基础层次的地稷仪,一次性改造的作物种子多达一千石。这个数据看起来不小,一千石就是十二万斤。但放眼天下之大,这一千石就不算什么了。

        只嬴翌占领的三个县,十余万百姓开荒出来的六十万亩地所需的五万石种子,就要好几天才能改造完成。

        嬴翌对地稷仪下达了改造指令,指令集中在耐旱、耐寒、抗病、短周期和高产量五个方面,地稷仪立即给出回应,需要嬴翌选择投入改造的元炁量。

        元炁的量化,以‘合’为单位。八方塔作为基础能源器,正品八方塔一天十二个时辰汲纳的元炁总数,就是一合。次品七成,十分之七合。

        在改造种子的过程之,投入的元炁量越多,改造效果就越好。

        基础地稷仪一次改造种子所需的元炁有上限——半合。超过这个上限,地稷仪就容易损坏,元炁过量,会对地稷仪产生冲击,进而造成损坏。

        下限则不限。

        嬴翌思忖了一下,当前六十万亩土地已经开荒完成,亟待种子落地。因此在投入元炁量的选择上,必须要有一个周全的思虑。

        如果投入的元炁量大了,能源器搜集的速度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中间就浪费时间。

        因此嬴翌有了决断。这座次品八方塔一天不是十分之七合么?种子的改造一次需要半个小时,也就是两刻时间,一个时辰地稷仪可以进行四次改造。十二个时辰就是四十八次。

        那就按照这个数据来投入元炁量。

        “一次性投入元炁量锁定六十分之一合。”

        嬴翌确定指令。

        光幕瞬即化作点点荧光消散不见,地稷仪表面的元符云纹随之微微一亮,便见一道道细微的流光顺着云纹流淌,好似山泉无声无息。

        改造开始了。

        所有人都站在这里,一动不动的看着散发着微光流淌的地稷仪,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喘一口。

        半个小时之后,地稷仪表面的流光瞬息散去,光幕再次弹出。

        “小麦种子改造完毕,请取出种子。”

        嬴翌这才回过神来。

        地稷仪运转的这两刻时间里,嬴翌集中精神,以自己强大的神魂去感应地稷仪运转的道理,观看元炁化作的流光顺着元符云纹的纹理流淌的规律,有所获,但不多。

        不过每一点收获,都让人痴迷。元炁的奥妙,在这里逐渐向嬴翌敞开大门。

        嬴翌知道,是自己的神魂还不够强大。如果够强大,应该能够看出地稷仪运转的所有道理。

        地稷仪虽然是嬴翌制造的,上面的每一道元符,也都是他亲手铭刻。但却是依葫芦画瓢,根据方案给出的制造方法囫囵吞枣,可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观察地稷仪的运转道理,体会其中的奥妙。完全领会地稷仪的运转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