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演卦

第(2/2)页

阴爻”,是一个“--”的符号。

        阴爻与阳爻自上而下罗列结合,三个爻便可以组成八卦,例如自上而下为阴阳阴,那么就是八卦中“坎卦”,代表了水,而如果自上而下为阳阳阳,那么则代表了“乾卦”,代表天。

        八卦中任意两个上下组合,便为六十四卦。例如上卦为乾,下卦为坤,那么就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否卦”。

        也就是说,《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需要六爻才能得出。

        展步刚刚进行的演卦,名为“三变”,“三变”完成之后,只能得到“一爻”,自然,这一爻如何得到,也需要进行计算,需要数自己手中剩余蓍草的数目。

        此时展步开始数这些蓍草的根数。最终,展步的手中有二十八根蓍草,这时候展步心中明白,这第一爻为少阳。

        一般来说,当三变完成之后,手中的蓍草数目只有可能是四种情况: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

        而这四个数字被代表四象或者四季的四整除之后,便是:六、七、八、九。

        七、九为奇数,属阳,定为阳爻“—”,其中七是少阳,九是老阳;六、八是偶数,属阴,定为阴爻“--”,其中八为少阴,六为老阴。

        少阴与少阳是是阴阳的初生状态,它们有朝气,有生气,为不变爻。而老阴与老阳则是阴与阳发展到了极致的结果,老阴与老阳在演卦的时候会发生变化,老阴会化作阳,而老阳会化作阴。

        展步第一次使用三变,得到的数是二十八,被四整除之后为七,也就是少阳。

        于是展步拿起了代表太极的那一根蓍草,在左侧的地面上划了一根阳爻“—”,在右侧则同样画了一根阳爻“—”。

        记下这两个符号之后,展步将所有的蓍草都合在了一起,然后重新依照刚刚的“三变”顺序重新演卦,同样的先用大衍之数遁去其一……

        当第二次的演卦完成之后,展步得到的数字是三十六,被四整除之后为九,也就是老阳。

        于是展步在左侧刚刚代表阳爻的“—”符号正上方又一次写下了一个“—”,而在右侧代表阳爻的“—”符号正上方写下了一个“--”符号,代表阴。因为展步这一次得到的是代表老阳的九,左侧的卦为本卦,就是代表现在测得的卦型,所以得到九,便是阳。而右侧的卦象则为“之卦”,也就是未来会如何的卦象,老阳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右侧要记录一

        个阴爻“--”。

        接下来,展步再次演卦,第三次之后,展步得到了一个三十二,被四整除之后,为八,也就是少阴,少阴为不变爻。

        于是展步在左侧符号的正上方再次记下一个符号“--”,在右侧符号的正上方也记下了一个符号“--”。

        第四次,展步得到的数字是三十二,又是少阴。

        第五次,展步得到的数字依旧是三十二,还是少阴。最后一次,展步得到的数字是三十六,是老阳。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