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0314,骁骑校尉曹阿瞒(中)

第(2/2)页

        曹家一脉人丁颇为兴旺,可没有人能够跟曹孟德志趣相投。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适用于一起生活的家人。

        被曹孟德硬摁着脑袋拜把子,龙飞当时真想呼他。可他又很能理解曹孟德的想法,故而也就默认了他的野蛮行径。

        那时的人最讲信用,尤其是最重承诺。很多人把面子看的比命还重要,大多数人把诚信看的比命还重要,把承诺看的比命还重要。拜把子就像是一份承诺,不仅制约着对方也约束着自己。

        曹孟德跟龙飞结拜,一来是为了认下龙飞这个兄弟,二来也是对龙飞做出一份承诺。莫说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正的兄弟之间是让彼此过得好。

        曹孟德的想法跟关张二人一样,他们不管龙飞跟谁结拜过。他们只认龙飞,关系也知道龙飞这里。至于其他人爱怎么算怎么算,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龙飞看刘大耳朵不顺眼,而刘大耳朵看龙飞也不顺眼。张飞和关羽看不惯刘大耳朵,而曹孟德更是毫不掩饰他对刘大耳朵的厌恶。若不是看在龙飞的面子,恐怕他早就让人把刘大耳朵给赶走了。

        龙飞跟曹孟德是一路人,关羽和张飞跟他有几分相似,而孙坚跟曹孟德算得上一路人。至于他的儿子孙策和孙权,性格上跟龙飞有八分相似。

        英雄惜英雄,枭雄惜枭雄。乱世会造就英雄,当然也会成就枭雄。

        曹孟德高兴坏了,因为他跟龙飞成为拜把兄弟。能够让他曹孟德看上眼的,龙飞算第一个。美髯公关羽算第二个,风流才子张飞算第三个。至于刘大耳朵,他恨不得让人把他给轰出去。

        他没有任何实力,却只有一个莫须有的名头。说什么皇室宗亲,说什么心怀天下。说什么要成就霸业,说什么有帝王之相。

        在曹孟德看来,刘大耳朵就是一滩烂泥,因为烂泥扶不上墙嘛。别说他现在手底下没人,那怕是给他个千儿八百的人,他也根本掀不起一点儿风浪。资历无限接近于零,阅历无限接近与零。

        像他这样如同一张白纸的人,到哪儿都不会讨人稀罕,只能是越来越讨人厌。这话曹孟德不会直接跟刘大耳朵说,但是他会把这些话讲给龙飞。毕竟刘大耳朵现在跟着龙飞,曹孟德可不想自己兄弟被人拖累。

        曹孟德说:“龙飞兄弟,既然你知道刘大耳朵好高骛远,为何还要把他带在身边呢?”

        其实这话是多余的,因为就在曹孟德决定跟龙飞结拜之前,派人探过刘大耳朵的口风。也从各方打探过消息,得知了龙飞为何会带着刘大耳朵。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恐怕曹孟德也不见得会死皮赖脸的跟龙飞结拜。

        越是信守承诺的人,他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是肯吃亏懂付出的人,他身边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

        曹孟德也提醒龙飞,别看刘大耳朵这会儿好高骛远,其实他还真有那份造化。从面向上看,刘大耳朵今后一定有后福。

        啥叫后福呢?

        后福自然就是以后有福了,或者可以说是今后有福。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八十岁的话,后福也就是指后半辈子了,也就是四十以后了。刘大耳朵当时已经三十多岁了,死的时候刚好六十三岁。

        不过那会儿没人知道,曹孟德一眼就看出了刘大耳朵是个有后福之人。所以他提醒龙飞,一定要小心刘大耳朵。此人既然有后福,就一定有异于常人的经历。或许他会在某一天突然崛起,那一定是以常人所想不到的方式崛起的。

        龙飞明白曹孟德话里的意思,可他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呢。有些事一旦做了就不能后悔,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能回头。

        错过的人终究只是路人,做错的事儿终究只是教训。

        与此同时,关羽和张飞也开始对刘大耳朵有了意见。起因是刘大耳朵经常指挥他俩,自己不愿意干的事儿就让他俩干。可他俩又不是佣人,一次两次他俩也就忍了,可刘大耳朵的这个毛病越来越严重了。

        这下他哥俩就不干了,顺手帮忙也就算了,刘大耳朵竟然让他俩帮忙洗衣服。这特么是大老爷们该干的事儿么,难不成刘大耳朵长这么大从来就不洗衣服的么。

        还真让他俩该猜对了,刘大耳朵都三十好几的人了,确实一件衣服也没洗过。先前他的衣服都是刘妈妈洗的,那怕是当初在卢植开办的学院上学。刘大耳朵也是十天半月就回家一次,把攒了一堆的脏衣服带回家给妈妈。

        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所以这事儿他俩不会给刘大耳朵办的。气的刘大耳朵扑扇着两只大耳朵,一脸不服的蹲在地上学着洗衣服。一边洗嘴里还一边嘟囔:“我是皇室宗亲,你们竟然敢这样对我,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