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0017,金榜题名状元郎

第(2/2)页

欠。

        从怀里掏出小钱袋子,陈光蕊对大叔说道:“我只有这么多钱,你能把那条金鱼卖给我吗?”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那条金鱼被人买走,更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叔把那条金鱼变成鱼汤。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提着大叔暂时借给他的水桶。金鱼在水桶里欢快的游来游去,好像是知道要重获自由似得。

        陈光蕊到了河边,将金鱼小心翼翼的倒入河中。说来也挺奇怪,重新回到河里的金鱼并未离开。而是停在原地看着陈光蕊,使劲的摇着尾巴像是有话要说。只可惜陈光蕊听不到他在说什么,只是看到它一直不停的张嘴闭嘴。

        在河边陪了金鱼大半个时辰,要不是陈光蕊强行赶走了它,那条金鱼差点儿就跳回了水桶里。当时把陈光蕊吓了一跳,他没想到金鱼能听懂他说的话。眼看着金鱼迟迟不肯离开,陈光蕊赌气的说你不想走就跟我回去好了。

        陈光蕊的话音刚落,金鱼从河里一跃而起,飞向了陈光蕊旁边的水桶。索性河水川流很急,金鱼第一次没有成功。陈光蕊并没有给他第二次机会,把水桶反着放在河边。然后劝说金鱼赶紧回家,随后离开河边返回了城内。

        参加考试的前一周,陈光蕊一直住在那条街道上。有人赶他走就换个地方,没人赶他就睡在同一个地方。醒来就背书诵经,困了就席地而睡。来的路上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怀里有娘亲辛苦攒下的血汗钱。

        现在不一样了,钱已经被他用来买金鱼了,金鱼也让他放生了。身上空无一物甚是放心,睡在大街上也不用担心丢东西。

        那几天这条街上常有一位长得白白净净的少年蹲在街头巷尾,从不跟人伸手要钱,也不接受好心人的施舍。他可以凭本事吃饭,后来帮人写字换取一顿吃食。他一共在这条街上待了七天,前后有不下十几户长安城内大户人家的管家来找过他。

        有人说他相貌堂堂一定高中,有人说他饱读诗书不该如此。有人说他一表人才气度不凡,有人说他细皮嫩肉不是凡人。不管那些家伙对他说过什么,最终陈光蕊没有跟他们任何人离开,他只是在等待大考开始而已。

        长安城真大,从这条街到举行大考的考场,陈光蕊足足走了两个多时辰。期间不乏有豪奢马车经过,策马扬鞭很是让人羡慕。

        陈家庄没人养马,就算是再好一些的郡城也少有骑马之人。一般人家出远门要雇上一辆马车,大户人家顶多也就有辆专用马车。只有那些家境特别殷实的人家,才能养得起专门用来鲜衣怒马的良驹。

        陈光蕊很小的时候就在幻想,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拥有自己的良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去看一看大唐盛世,带着娘亲去看一看外面的大好河山。这些年娘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报答娘亲的养育之恩便是陈光蕊努力读书的主要动力。

        进入考场,接受门卫的例行检查。坐进各自的房间,为期两天的大考终于开始了。这两天时间内,所有考生要写完三篇文章。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答卷,然后申请交卷便可以离开考场。不管是谁一旦申请交卷,就意味着此人的大考结束。

        第二天上午,陈光蕊走出了待了一天一夜的房间。他写了三篇文章,然后又在背面写下几首诗。那些诗是他的原创,多半是写给娘亲和去世多年的父亲的。他从不怨天尤人,只是一心想要用金榜题名来报答娘亲这些年的含辛茹苦。

        三天后,陈光蕊依然露宿街头,小吃店的老板给了他一碗热气腾腾的八宝粥。炸油条的商贩给了他两根刚出锅的油条,裁缝铺的老头给了他一件用各种布料拼接而成的新衣服。这条街上的人都很好,尤其是对他这个异乡人很好。

        皇榜就贴在这条街的十字路口,长安街的每条主干道的十字路口都有一张皇榜。大考的成绩出来了,此时的陈光蕊正在给一位在长安城当兵的少年写家书。先是小吃店的老板笑着跑了过来,再然后是炸油条的商贩,最后连一向稳重的裁缝铺老头也笑着跑了过来。

        他们一直在重复着同一个消息,皇榜已经贴出来了。今年的新科状元,是陈光蕊。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这个人,但是这条街道上的人们高兴坏了。他们没谁不认识露宿街头小十天的陈光蕊,不仅是因为他是来赶考的读书人,更因为他心地善良知书达理。

        金榜题名,听到这四个字,正在帮人写家书的陈光蕊擦了擦眼角。看向家乡的方向,喃喃自语“娘,孩儿没有让您失望。”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