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4,梅花之乡 一

第(2/2)页

直在安慰他们。没有亲生经历过的人,是不会了解当下他们在想什么的。

        所以李修缘理解不了,爬个山怎么会让王姬母子这么激动。碗筷兄弟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他们可以感同身受。

        由于先天条件的因素,使得他们对生活的奢望越来越少。他们逐渐接受很多正常人能做到的事儿他们不行。

        王姬母子以前可都是正常人,但那会儿他们从未想过要尝试什么没做过的事儿。对那会的他们而言,按部就班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直到他们变成现在这样,王姬母子才知道后悔是什么感觉了。拥有时的不够珍惜,才会转变成失去后的追悔莫及。

        当初很轻易就能做到的事儿,如今却都变成了一种奢望。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是这样,像正常人一样可以在闲暇之余游山玩水也是这样。

        但今天的他们做到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他们出了那场车祸之后,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美丽风景。

        这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平阳市,下辖一区两市和十四个县,面积20275平方公里,总人口448万。

        平阳市,又称卧牛城,花果城,被誉为锣鼓之乡,剪纸之乡和梅花之乡。

        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十五年,此地曾发生过十八次官方移民。五十年内的十八次官方移民,覆盖了十八个省,五百多个县市。

        民间一直盛行着这样一句谚语“若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在那个历史背景下,由于多年的天灾和战乱,使得豫省和冀省的人口锐减。晋省的人口是两省的人口总和,于是,朝廷开始规划从晋省向人口少的省份移民。由此,拉开了华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工程。

        在寻根祭祖园,李修缘见到了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经过六百多年的时光流失,当年从此地移民的百姓,如今的后人数量早已破亿。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这儿移走的,所以来寻根祭祖的多半都是上了岁数的人。

        看到那棵大槐树,有人热泪盈眶,有人泣不成声,也有人站在哪儿默默的注视着那棵大槐树。这里有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槐根,有初代大槐树所孕育出的二代大槐树。这颗二代大槐树也已经有了四百多年了。还有一棵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三代大槐树,刚好彰显了此地的生生不息。

        好多人都在那儿叩拜大槐树,当年从此地移走了一千多个姓氏。覆盖十八个省的五百多个县市,如今能知道回来寻根祭祖的并不算多。

        李修缘看到了一对很有趣的爷孙俩,刚才他就听到老头在跟孙子讲有关大槐树的故事。看着老人讲的那么认真,李修缘就好像看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人。

        :。:

        


        


        ps:书友们,我是郭徐辉89,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