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黄金列车

第(1/2)页

隧道很深,但远看过去,前方两侧的岔路同仓库入口不多。

        一整队装甲车辆让张楠过足了二战大型装备收藏的瘾,对旁人道:“到时候都拉回去,一整队的防空炮,加上这‘强虎’,有面子!”

        说着看了眼前方的隧道,又道:“走,过去看看,前边到底有什么,走到底怎么再回来。”

        德国人当初将状态最好的装甲车辆排列整齐地留在这,或许只是单纯的不想它们落入苏军之手,也可能夹杂着一些某一天万一靠着这些东山再起的心思。

        但不管哪样,张楠都能确定一点:这个隧道网内除了时间造成的破坏,不可能会有故意人为设置的危险,德国人不可能那么干!

        这是宝藏,很长时间时候才可能有机会开启的宝藏。

        谁能保证设置诡雷的人在那一天还活着、诡雷的事能被知情者流传下去?

        到时候万一“轰隆”一声,炸了自己人不说,帝国重新崛起的事业都可能因为一颗诡雷而葬送!

        所以,张楠判定当初的德国人没那么蠢。

        既然老板这么决定,那大家跟上就行。

        二十几支强光手电打起,照得隧道亮堂堂,快速布设照明线和灯具的伙计在后头跟上,这就往里边走。

        一大捆连着防爆灯泡的支撑杆,滚筒式的快速部署线,上头都有接口每隔开一段距离放一根,快插插头一插就搞定。

        电线够粗,上百个灯泡一起亮都没问题。

        这走出能有四五百米,再拐了个弯后,两侧洞壁上的仓库空间突然多了起来。

        但大家看到张楠貌似没一点进仓库看看的想法,这连查理兹-塞隆都很自觉的跟着他的脚步继续往隧道里边走。

        再拐过一个弯后,眼前的空间突然变大,地面中间降低一截,靠近隧道壁两侧居然有站台!

        这里居然是一个地下火车终点站!

        前方铺设着两条铁轨,手电照过去,其中一条上停着一辆奇怪的火车!

        地下空间,封闭了近五十年的世间,突然一列火车出现在眼前,这视觉冲击力可要比之前发现的那些装甲战车大得多!

        张楠领着查理兹-塞隆沿着列车停靠的左侧站台往前,几名保镖已经提前跑过去查看情况,就听到打头的李攀峰大声道:“是辆装甲列车!”

        地下军事基地火车站,突然出现一辆装甲列车,这给人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不要太大!

        往前走,看着这些无声无息、一节一节的黑色钢铁怪物,张楠感觉身边的查理兹-塞隆都有点傻楞了。

        之前在仓库那的时候还和自己皮,但此时此景,显然有违她的习惯性思维。

        张楠一路慢慢走,一路拿着手电筒照着列车观察:每节车厢都挺短,这是列货真价实的装甲列车。

        一路向前,这车的总体长度要比常见的普通列车短得多,最多也就150米。

        “没火车头。”查理兹-塞隆不自觉道。

        到头了,第一节是平板车,上头居然载着一辆坦克!

        张楠手中的手电照了照,道:“是德国的四号坦克,长身管,不知道是哪个小型号。”

        装甲列车载坦克,这个大家倒是不奇怪:这可不是把装甲列车当运输车用,这辆坦克本身就是这列装甲列车的一个组成部分。

        刚才发现这列火车时,另一头第一节车厢上也有一辆坦克,还是辆苏联产的t34/76。

        苏联坦克成了德军装备,不奇怪,当初另一边也有不少德军装备在被苏军缴获后,成了苏军打击的利器。

        手电往前照,看到铁轨通向隧道深处,这个地下车站的长度也就300米的样子,要是不考虑这地下的特殊环境,都可以说挺短的,强光灯照着都能看到。

        这时跟在一边的科莫罗夫斯基道:“查莉小姐,这列装甲列车一共11节,有机车的,但不叫火车头,它在整一列火车的中间部分,六号车厢就是。

        因为包着装甲,所以你刚才可能没注意到。”

        “是,查莉小姐,亚历山大说得没错。”约瑟夫拿着手电照了下最前面这节平板车上的四号坦克,又道:“普通火车的动力机车一般在车头和车尾,所以我们习惯叫火车头,但装甲列车的机车位置和我们常见的火车不一样。

        都是因为在战时防止敌人在铁路上埋设炸药,所以不少装甲列车的动力车厢在中间。

        车头一般是一节空的车厢,这样即便敌人埋设了炸药,也能用空车厢吸引火力,提前引爆炸药。

        不过重装的装甲列车有时候就像这列,平板车上装上坦克,算是增加火力,必要的时候,这坦克还能下车作战。”

        说着,约瑟夫又用手电照了照列车,问科莫罗夫斯基道:“认不认得出这是什么型号?”

        后者立刻道:“我刚才注意了,应该是德国自产的bp42系列装甲列车”

        装甲列车一般由一台装甲蒸汽机车,两节以上的装甲车厢或二至四节,甚至更多的作掩护用的铁路平板车构成。

        装甲蒸汽机车位于装甲车厢之间,煤水车朝向前方,极少数的装甲列车才会使用柴油机车,

        最早的装甲列车是1861至1865年美国国内战争期间,美国人弄出来用来对骑兵的大家伙。

        后来1870至1871年时欧洲的普法战争,还有1899至1902年的布尔战争中,也大量出现了装甲列车。

        一战时,参战各国都大量使用了装甲列车。

        苏联国内战争时期,装甲列车同样被大量投入作战,红的白的都用,甚至一度和骑兵一道,成为了苏联红军最初的象征。

        像斯大林,据说在五十年代时,看一部反应苏联国内战时期作战的电影。

        看到电影中“年轻的斯大林”乘坐装甲列车呼啸而过的镜头时时,他不断对旁边的陪同人员感叹道:“们看,那时候他是多么的年轻强壮,多么的勇敢英武!”

        斯大林喜欢装甲列车,更喜欢自己年轻时在装甲列车上的形象,实在是因为有装甲列车情结。

        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爆发内战时,那时候作为苏维埃政权南方特派员的斯大林就与装甲列车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以克拉斯诺夫、马蒙托夫为首的哥萨克白卫军正在伏尔加河下游发起进攻,目标是夺取交通枢纽察里津,就是后来的斯大林格勒。

        由于哥萨克骑兵的机动性强,红军不得不从东线和莫斯科调来15辆装甲列车对付哥萨克骑兵。

        斯大林当时就是乘坐其中的“列宁”号装甲列车赶到察里津,并亲睹装甲列车遏制住哥萨克骑兵的突击。

        斯大林一直不喜欢乘坐飞机,在他看来,与列车相比,在空中飘荡的飞机总让人缺少安全感。

        就因为这个,1925年苏联甚至出台了一项禁止国家高级领导人乘飞机的决议,取代飞机的是装甲列车和轿车。

        斯大林出巡时乘坐的装甲列车,一般由两个装甲火车头、数节装甲车厢、一节燃料车厢、置放轮式车辆的平板车、秘书车厢、几节后勤车厢、印刷车厢、无线电车厢、洗浴车厢组成,可谓设施齐备、安全可靠。

        1945年7月,斯大林前往柏林,参加波茨坦会议,这一次他还是选择乘坐装甲列车出行,这也是他唯一一次乘坐装甲列车出国。

        由于列车要途经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这些地方遍布散兵游勇和极端民-族主义武装,这都给安全警卫工作带来巨大麻烦。

        在出发前半个月,贝利亚将一份详细的报告放在了斯大林的办公桌上,报告中写道“从莫斯科到波茨坦共1923公里,其中苏联境内1095公里,波兰594公里,德国234公里。

        为保障安全,内务人民委员会出动17万人,红军出动1515人,每公里铁路有6-15人站岗,车队有8辆装甲列车。”

        八辆重装装甲列车保驾护航,斯大林的装甲专列在途经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时,就被当地武装骚扰不断,装甲专列部队几乎每天都要和那些分裂-份子打上一仗。

        在经过波兰城市波兹南附近时,一股人数不少的当地武装伏击了开道的巡逻列车,但他们立即被潮水般涌来的苏军和来自装甲列车的密集弹雨淹没。

        有人沿线巡逻检查,还有开道车,地雷那是没有,除了埋伏的坦克和重炮,装甲列车什么都不怕!

        最终,斯大林乘坐装甲列车,安全且顺利到达德国波茨坦,并安全返回了莫斯科。

        对张楠而言,对装甲列车的最初印象来自于抗战电影,小鬼子使用的铁甲车看着就像个铁乌龟。

        像《铁道游击队》里,这装甲列车可没少出现。

        一战那会装甲列车技术就已经很成熟,可说是强力兵器,铁路的重要性那时候几乎无可代替,不单单有装甲列车,铁道炮也大发展。

        像不少300毫米以上口径的铁道巨炮,那个年月就是超级大杀器!

        不过等到了二战时,航空兵和装甲坦克兵的快速发展,降低了装甲列车在战争中的作用。

        在欧洲战场,那时候装甲列车多用于对后方铁路交通线的警戒,普遍装备有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特别是在掩护大型铁路枢纽和铁路车免遭敌航空兵的袭击时,能起不少作用。

        装甲列车的发展史上,沙皇俄国和苏联是运用水平最高的国家。

        更早一些,在一战中运用装甲列车的主要有沙俄和奥匈帝国,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二战时,华夏、小鬼子、波兰、苏联、德国等都纷纷把装甲列车运用到战场上。

        华夏有装甲列车的,比如奉军当初的装甲列车,在全华夏军阀中可算大名鼎鼎。

        二战时,每个国家对装甲列车的运用理念不尽相同,德国主要在装甲列车上搭载二线装备,把装甲列车作为清剿游击队的利器;

        而华夏、日本、苏联等国,则是把装甲列车当作一线的主战武器。

        二战时,苏联的装甲列车都把t-34的坦克炮塔、“喀秋莎”火箭炮之类的先进装备都搬上了装甲列车,使装甲列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

        为了应对不同的战场情况,这装甲列车还可以大体分成很多种。

        比如简易简易武装运输列车,有些在牵引车的前面和尾车加挂一节有沙包和装甲板的炮车就是,炮和牵引车都没有装甲保护。

        还有一些是在动力车头的前面加一节无人货车,能防地雷爆破就行,这也算简易武装输送车。

        这类车主要用来运输货物,最多再加点武装压车人员。

        第二种就是运输警戒两用车,这类装甲列车上,有些就会装载上坦克装甲车辆,用来自卫。

        更有甚者,会用用特殊设备使履带式坦克在不经大改的前提下,在铁轨上来去自如或用机车头带动前进。

        比如波兰在两次大战之间以雷诺ft-17轻型坦克和tks超轻型坦克改装成的“r”型与“tk”型铁道巡逻车,这类一般作为装甲列车的机动辅助部队。

        小鬼子也有类似的“铁道单车”,那年月给华夏游击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第三种是警戒列车,一般是自带动力的装甲机车编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牵引炮车作火力支援。

        常见的第四种属于轻装甲列车,就是加装了装甲的货车车厢,用来兵员收容运输,比如英军在布尔战争中使用的一些所谓“装甲列车”,其实就是简易货。

        装甲列车的颠峰在二战,苏联与德国都是陆军强国,地面战又是他们最拿手的,而苏德之间错综复杂的铁路,当时正好为装甲战车提供了活动空间。

        在德军进攻布列斯特要塞开始前,就有德军的装甲列车在己方一侧等待,战争一爆发就越过边境线开入苏联境内,用搭载的大炮支援步兵进攻。

        除了欧洲,在亚洲战场上,小鬼子也是习惯使用装甲列车的国家。

        当时小鬼子占领了华夏的大部分铁路,正适合装甲列车的使用。

        眼前的是德国自造装甲列车,这时候科莫罗夫斯基继续道:“德军在东线战场使用的装甲列车非常多,不仅有自产的,还有吞并国家原有的装甲列车。

        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原本就有不少装甲列车,结果都成了德军的装备。

        还有法国、波兰原有的装甲列车,也都被投入东线战场。

        这种专门设计的bp42系列装甲列车,第一节车厢是bp44型反装甲车,就是搭载一辆4号或者俘获苏联的t34/76炮塔的平车。

        前部装这样犁头形的钢制清理铲,可以直接清除铁路上的杂物,一般强度布置的障碍会被轻易铲掉。

        如果在地雷较多的地区,还会在这节车厢前再加挂一节平板车,专门用来诱爆地雷。

        第二节车厢是坦克搭载车,一般搭载退居2线装备的坦克,比如在战争后期已经彻底落伍的捷克斯洛伐克产38(t)型坦克,法国产的也常出现。”

        说着手电一照,“这列上装的是38(t),除了装上装甲列车,或者拿去改装成‘追猎者’这样的坦克歼击车,这种坦克在45年已经没了多少价值。

        这节车皮的用途是使用搭载的老式坦克进行清剿作战,不是反坦克。

        要是我没猜错,那辆坦克里装的都该是高爆榴弹,一发穿甲弹都没有。

        第三节车厢是bp42防空、火力支援车,前半段装备缴获苏联或者是波兰的76毫米榴弹炮,或者使用德国自产的lefh18轻型榴炮。

        后半部分一般安装4联装的fk38型  20毫米高射炮。

        刚才我注意了一下,上头的是波兰人的榴弹炮。

        第四节车厢是载员车厢,主要搭载随车步兵,那些随车步兵作战要用的装备也在里边。

        那节车厢外头看着不大,里头挺挤的,步兵在里头估计不会太舒服。

        第五节车厢是纯火力支援车,一般搭载一门缴获的76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这节列车上的还是波兰货。

        第六节就是动力车头,一般是覆盖装甲的br57型蒸汽机车,这个我认不出来,二战火车行家才行。

        至于后面的车皮顺序,正好和动力车头前边的倒过来。

        装甲列车一般就是这样的11节或者13节。

        不过”

        “别不过了,亚历山大,这节列车中间多出了两节货运车厢,我看还只是包了层铁皮的普通车厢。

        有点特别,是不?”

        张楠想起了一些事,结合科莫罗夫斯基的话,开始往回走,顺便对李攀峰道:“带人去前边铁路隧道看看,应该要不了多远就是出口,不知道是怎么封死的。”

        “是,老板。”

        说完,李攀峰就带着两个人离开。

        “哥,有什么特别的?”

        查理兹-塞隆很了解张楠,看到他此时的行为,就知道一定是发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

        “这列火车有点特别,我想到了看过的一些资料里说的事,也可以说是一个传说”

        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中间增加编组的那两节普通车厢边。

        科莫罗夫斯基靠上去看了看:说是普通车厢,但这铁皮挺厚实,不是在货运火车站常见的那种。

        “这种车厢应该是运高价值货物专用的车厢,防盗性要好得多。”

        说着,拉了下车厢上的门,那被两部大挂锁锁着,这锁比之前发现金砖和市民财产的电讯室外的挂锁还要大得多。

        不仅如此,锁上还加着铅封。

        车厢上没有常见闷罐车有的气窗,这门一关之后,就是妥妥的全密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