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鲁肃之忧

第(1/2)页

鲁肃目前只是一个赞军校尉的官职,江东文有二张,武有周瑜、程、黄、韩、周之辈,这些人的地位都远在鲁肃之上。论资历,鲁肃远不及这些人,论职位也是低了许多。只是因为鲁肃为孙权幕僚,近于

        孙权,因此孙权才常常问策于鲁肃。但说到底,目前的鲁肃还不足以左右江东的大局。

        因此荀彧才说孙权未尽鲁肃之才,言外之意自然是汉王可以尽其才,拉拢试探很是隐晦。

        荀彧先从论英雄说起,突出了汉王才是当今首屈一指。而后又表示了汉王求贤之意,又从鲁肃自身出发,隐晦的表明,若是鲁肃肯为汉王效力,则可以大展拳脚,不必在江东熬时机。

        这就跟猎头一样,先是跟你分析哪家企业更好,紧接着再告诉你哪家企业更合适你。

        若是一般人,听到荀彧这番话,必然已经动心!不过鲁肃却只是笑了笑,拱手道:“令君有审时度势之明,为在下计议深远。然在下不过区区一驽钝之士,岂敢与令君并肩王佐之称!我家主公年虽弱,志未丰,然于肃却也是知遇甚厚!肃闻‘知遇之恩,君

        子可以死报’,鲁肃不敢自称君子,愿效君子之风!诚如令君之效汉王,虽厉艰难,不改其志!”

        鲁肃这话说的是荀彧被马腾、韩遂困居的五年,借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鲁肃的表态早在荀彧的意料之中,只不过汉王有命,荀彧还是要尽力一试。听了鲁肃的回答,荀彧还要最后一试,于是说道:“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我王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汉室之复,必兴于西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以

        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子敬为明智之士,奈何以忠于私德而不见天道也?”

        君择臣,臣亦择君!

        荀彧学富五车,智慧通达,然而鲁肃却依旧只是粲然一笑。“令君高见!汉王得令君一人,亦已足矣!肃才不及令君之万一,纵西向效命,不过锦上添花,有无皆可!肃祖居庐江,半生悠游吴越,不忍远离故土,族众父老,赖肃奉养,部曲子弟,仰肃待哺,不可远

        离。故肃以为,绝人伦之情,而趋无益之效,肃不可为!愿令君明察!”

        鲁肃自我贬低,又拿出家人来说事,再三回绝了荀彧的劝说,表明自己的意愿。

        荀彧只能叹道:“子敬啊子敬!今日交臂之失,荀某只能是为汉王惜,也为子敬惜了!”

        “令君美意,肃铭记在心!情有不便,还望令君见谅!”鲁肃双手端起茶碗,对荀彧敬道。

        “也罢!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子敬有此心志,不失为君子!”

        荀彧只好不再继续劝说,随后再不言及这些事情,只与鲁肃煮茶论道,谈经说史。

        临了,鲁肃忍不住拱手问道:“几日来,在下曾数度请见汉王,皆被告知汉王诸事繁忙,未得空闲,敢请荀令君通禀汉王,烦请汉王拨冗召见,肃不胜感激!”

        荀彧不敢擅作主张,于是回话道:“子敬且回驿馆等候,荀某定奏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