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野百合也有春天求订阅

第(1/2)页

江阳慢慢往前边走,来到舞台的最前端,江阳这个时候便唱起了那段脍炙人口的“西皮流水”。

        前边的酝酿,前边的情绪,完全都是为了这一段铺垫,江阳自己也知道,能不能进入下一轮,接下来这一段尤其关键。

        摒除一切的杂念后,江阳的步子忽然停了下来,他张望着背后,微微摇头,然后再次抬起,眼神中已经充满了坚定。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竟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江阳这一段唱的是专注无比,他口中的“三郎”在前边,有些观众们还不知道。随着铺垫到位,观众们相互介绍了这段故事后,大家知道了,他就是在山希太远当官,曾经和她朝夕相处的王金龙。

        苏三的案子虽然有改判的可能,但不一定就会改判,所以苏三那种欢喜过后,不免忧从中来,这种情绪,江阳这一段唱的十分贴切。

        看到大街上人来人往,苏三于是便想给心上人捎上一句生离死别的话。

        这一段的戏文在苏三起解中,词是最好的,曲调好,唱腔好,堪称京剧里的“三绝”,她把苏三面临生离死别时那种“一了百了”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离死别之时,把什么都看得开了,反而没有那么悲痛。所以这一段的曲调不仅不悲痛,反而还带有一种“快感”。

        江阳知道,这一段在民间的传唱度最高,就算是一些不喜欢京剧的,听到这一段,都会觉得似曾相识。

        所谓的代入感就是这样传达的。

        江阳把这一段唱出后,果不其然,很多年轻的观众眼前忽然一亮,接着他们真的听进去了。

        观众们第一次有了,嘿,京剧还蛮好听的感觉。

        江阳做到了!

        作为一个把京剧传承当做理想的京剧爱好者,江阳知道这条路任重道远,可而今,已经得到了观众的一点认同,江阳心中难免激动。

        趁热打铁,把这段剧情唱到饱满,完整,把这段故事表演完。

        江阳一路走一路想,苏三那种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越来越悲伤的情绪,江阳再次酝酿到位后,于是用既悲且愤的唱腔唱道:“人言洛阳花似锦,偏我到来不是春!”

        “不是春”这三个字是江阳咬着牙关唱出来的,他把苏三对那个吃人的社会的愤恨之情表露无遗。

        这场戏演到这里,唱到这里,观众们不得不说,江阳的京剧真的已经可以出师了。

        他的演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美丽善良、知书达礼的苏三,一个有情有义的苏三,一个沉着冷静、外柔内刚的苏三,一个本应无比幸福却又受尽磨难的苏三。

        苏三离了洪洞县,好听。

        演的好。

        江阳真的是全能!

        观众们一个个喝彩着,有几个年长的观众忍不住站了起来叫好。

        就这样,苏三这个艺术形象被江阳塑造成功了。

        不光光是演唱,京剧的社会意义更深,相比于歌曲,他更有力量。

        京剧会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江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