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对自然的喜爱

第(1/2)页

看完了表演,大家就顺着丛林小径漫步。

        “你不是说马来西亚的公园很多都是纯天然?怎么这里的还有木栈道?”林木森问赖榕逍。

        “这几年,马来西亚也收到很多意见,原本纯天然的环境,也加了很多为人服务的设施。

        何况,这个地方也不是国家公园,而是让动物学习怎么回归自然的地方。”

        “噢,原来如此。”

        林木森点头表示理解。

        有些小径的距离比较长,大概需要走二到四个小时的时间,有些小径比较短,在这里面还有住宿设施,不过今天晚上他们不住在这边。

        老师群分成三个部分,林木森负责引导其中一群。

        在这样的环境,赖榕逍老师可不敢让他们独自行进。

        在很多真正具有荒野特性的地方,如果你不遵守公园的法则,可没有办法确保你的生命安全。

        即使是这个野生动物保育中心,也有两百多种动物自由的生活在这个地方,这还不包括昆虫,细菌之类,不容易用肉眼看到的生物在。

        在带领大家的期间,林木森见缝插针的把认识的动植物介绍给其他老师。

        这段时间他做的功课,总算是派上用场。

        当然,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他同时在吸收灵气。

        沙巴这个地方被誉为风下之乡,除了地处台风肆虐之地以外,天灾非常的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它是全球野生动物的保护区,也成为林木森非常向往的地方。

        不是因为喜欢这里的风景,而是因为这里的灵气非常的充沛。

        马来西亚的森林非常的丰沛,丰沛的生命力变成灵气。

        只要每一个地方都吸收一点点,他吸收的灵气就不算少了。

        可惜,这样的地方如果要开发,估计要维持原生态会比较困难。

        大家都希望热带雨林最好不要开发,对全球来说,保护一个自然良好的生态地区,自然比较好,不过林木森一边吸收灵气,一边想着保护这个地方,都觉得自己有点夸张。

        “东马这个地方是靠野生动物吃饭的,如果没有这些动物,我们人类,就是少了非常多,觅食的来源。”

        等回到车上的时候,叶克曼如此介绍道。

        在整个沙劳越和沙巴地区,有非常多的野生保护地,甚至可以说占据大部分,马来西亚的官方,根本无力给这么大一块地方给予充足的保护。

        即使是这样,人类生活在其中,并且在附近开拓土地,已经够他们吃了。

        荒郊希望在这个地方的人,不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开发土地上面,但是却可以利用这些大自然的动物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来源,对这个地方才是最好的。

        这样子人类才有办法跟环境共生。

        而这块土地已经是世界最后的几块保留地之一,这种方法,可以让这块土地继续被保留下去,而这里面的人也不会因为保留这些土地而遭受贫穷的侵袭。

        在游览车上赖榕逍老师,也上去跟大家说话,说明这个地方的发展理念,还有永续经营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