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林木森的报复

第(1/2)页

“嗝……”

        林木森打了一个大大的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总算把大家的好意都吃进肚子里去了。

        “我要去祭拜我爸妈了。姜奶奶,家里的祭拜就拜托你了。简单就好,不过不要用外面卖的点心饮料,家里的东西,可以尽量用。”

        “要帮你准备去公庙拜拜的祭品吗?”

        在大员岛,每一个聚落几乎都有公庙。

        传统的公庙会跟政府一样,收一些“丁口税”,庙里都有属于他们庙保护范围的丁口资料。

        除了收税,过年过节,也要到庙里拜拜。

        现在人口流动比较频繁,所以很多人已经没有拜了。

        姜维权以前在樱芝的时候,就算在樱芝某家公庙的丁口。

        那家公庙,拜拜过后,都会给他们发一些拜拜过后的菜。

        也时常救济他们。

        公庙的存在,可以说是一个村子认同感的来源。

        现在一般新搬来的人,就很少去参加该地的传统公庙活动,年轻人对拜拜这种东西,也比较不愿意学习,认为这是落伍的表现。

        但是很神奇的是,到了三十岁以后,再去问大员岛人,你有没有到庙里拜拜过,除了信奉其他特殊宗教,像是天主教之类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有主动或者被动的到庙里拜拜过。

        左镇这边的公庙,倒是没有什么特殊活动,不像东港、盐水这些地方,由于以前瘟疫盛行,所以东港有烧王船的活动,盐水有鞭炮炸王爷的活动。

        现在已经成为可以赚钱的文化观光活动。

        前阵子,董武就说过,现在他有钱,终于可以参加盐水炸王爷的行动。

        去参加这个活动,为了预防烧烫伤,必须带着安全帽(头盔)和轻便不易燃的雨衣。

        为了确保安全,最好的严格着装。

        向来穿百家衣服的董武自然没有这个设备,所以一直没有成行。

        这种活动是他们学地理、传统文化的人最喜欢参加的活动,林木森好多同学都去盐水被炸过,也去东港看过烧王船。

        到东港去的时候,与其说是看王船,不如说去吃东港小吃,东港那里有很多小吃保持着传统,樱花虾也融入传统的菜单里,成为东港的名小吃当然很多人去东港最重要的还是要吃生鱼片。

        黑鲔鱼(蓝鳍金枪鱼)是本地生鱼片的大宗,许多人慕名而来。

        幸好,黑鲔鱼这种鱼肉,讲究的不是新鲜,而是必须经过冷冻之后,肉质会发生变化,反而变得更好吃。

        林木森不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搬到左镇之后,也不知道自己家归属于那座公庙。

        要说对什么庙比较有感情,或许还是西拉雅族曾经的公廨,现在的阿立祖庙。

        但是他知道阿立祖拜壶,要补充水进去,还真的不知道他们过不过端午节。

        算了,阿立祖也算是他的祖先,就当做祭祖,弄一些粽子过去拜拜吧!管他有什么规矩。

        “我不知道附近有什么庙,不过有一座西拉雅族的公廨,就准备一些特殊水,还有粽子去拜拜吧!我出门去了。”

        林木森要祭拜爸妈,自然拿的是他亲手做的粽子。

        跟爸妈唠叨完最近的变化之后,林木森接到杨家雯的电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