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新衣裳

第(1/2)页

前头有卖烤红薯的,黄丽珍大方请几人吃烤红薯,金黄流心的红薯被烤得软烂,入口一抿就化,能甜到人心里去。

        几个孩子吃得嘴边都是黄色的红薯肉,一个个给擦了嘴才往供销社去。

        供销社里说是人山人海也不为过,今天大多数人休息,又临近冬天,来添置东西的,扯布做过冬衣裳的人数不胜数。

        东边有六个柜台是卖布的,柜台上头以及背后的墙上都挂着布,一匹匹看得人眼花缭乱。卖布的柜台前排着长队,基本都是女人,当家的女人操持家里的衣裳,挑挑选选扯着布回去做衣裳。

        孩子们耐不住性子,跟着排了一会儿队就往糕点柜台去晃悠,黄丽珍让曾兆华看着大家,不准跑出去了。

        “哎,你瞧瞧那块咋样?”赵月用胳膊肘戳戳陈叶云,指着墙上一块黑色布料。

        那布料是黑色缎面的,看着比棉布的是要好看些,陈叶云点头赞许她的眼光。今天她得买好几匹布,得好好看看颜色。

        孩子的布料倒好选,大军和玲玲一个喜欢军绿色一个喜欢红色,她一眼就看好了。至于自己,她想了想衣柜里自己的衣裳,黑色、白色、红色、蓝色倒是都有了,干脆挑个碎花的。

        看了会儿,终于排到她们三个,黄丽珍和赵月买了一家三口的布匹,陈叶云把弟弟妹妹和自己的选好了,另外在挑郝少东的衣裳布料时犯了难。

        “给你家男人随便挑款得了,他们也看不出美丑,能穿上身就行。”黄丽珍一向不讲究。

        “郝少东月底过生呢,我想给他做件好看的。”陈叶云眼睛扫着上百匹布,终于看上了一块,“哎,你们帮我看看,那块蓝色的咋样?”

        “哟,郝连长生啊?那是得买块好看的。我瞧瞧啊,挺好的,那个蓝还挺亮,不灰。”赵月也觉得不错。

        陈叶云买了三尺白布做里布,白布粗糙用作里子也便宜,一尺布票能买三尺白布,她又买了四种不同颜色表布,布料好一些,最后看了一块黑布和一块深蓝色的布做长裤,一共扯了近三十尺,每尺四毛钱,准备每人做一身新衣裳。一人一年一丈七尺三寸布,这攒下来就一次性就用得七七八八了,交钱的时候花了将近十四块钱。

        交了布票和钱,再拿着写好布料数量的纸页回来,师傅将一匹布展开,拿着白色的划石粉在上头划上一道标记,再用剪刀剪开,有时候顺手了,只开一个小口,手一撕,刺啦一声响,就撕下来了。

        三人都抱着卷好的布匹,赵月陪着陈叶云去买絮棉,黄丽珍给董桂花买东西去了。

        “大军,你们几个快过来帮着拿布。”赵月把几个孩子喊过来帮陈叶云拿布,又对着陈叶云说,“正好让他们多锻炼锻炼。”

        陈叶云乐得轻松,几个孩子也挺高兴,那布颜色好看,摸起来也舒服,谁能不喜欢?

        她又买了五斤絮棉,家里过冬的棉被是前几年做的,现在有些稀,到时候给拆了线添些新的絮棉进去又能暖和起来,比新做一床省钱多了。

        一群人提着东西挤上公交车回了农场。

        到家后,大军和玲玲抱着自己那块衣裳布不撒手,恨不得抱着睡觉。

        “行,那可就不做衣裳了啊,你们自己把布抻开了往身上裹吧。”

        “要做!”两人一听这话,立马把布匹搁到桌上。

        陈叶云之前跟老家村里的裁缝王大娘学过一个月做衣裳,虽说没有那么娴熟的手艺,但是也能简简单单做一件。

        “行了,给你们做,不过这会儿早了,我得先给你们姐夫做。”

        “姐,那我第三个!”玲玲忙说话,担心排到后头去了。

        “那我第四个!”大军也着急说话,不过一共就四个人,说不说好像都是最后。

        “那第二个给谁做?”陈叶云看着他们,总觉得弟弟妹妹又长高了一些。

        “你,姐,你先做吧。”

        “对,让姐夫也排后头去。”

        “那可不成,我们是做过年新衣裳,姐夫是做过生的衣裳。”她想了想对两人说,“你们姐夫要是问起来,你们就说没给他买,就我们三人买了布。”

        “为什么?”

        “我们就瞒着他,等到时候突然给他件新衣裳是不是他能更开心?”

        大军和玲玲想了想,有道理。

        郝少东是吃了晚饭回来的,今天兵团在食堂招待首都来的专家,大伙儿边吃边聊,折腾到了晚上八点。

        推开门,桌上放着三匹布料,卷成卷,颜色还挺好看。

        陈叶云在一旁点着煤油灯看书,听到动静看他一眼,“回来啦。”

        “嗯,进城买了不少东西啊?”他直接坐到陈叶云身边,凑近看了看她在看的书,妇产科的。

        “好看不?这匹白底蓝色碎花的是我的,红色的是玲玲的,军绿色的是大军的。”

        “好看,你选得指定好看啊。”郝少东翻翻她的书,看起来对布匹倒没有多感兴趣。

        “你怎么不问问我,没买你的吗?”

        “我又不缺衣裳,给我买什么?”郝少东这才放下书,正色看着她,“你们买自己的,穿新衣裳好。”

        他一向不太注意衣裳什么的,都是得穿得快坏了再换。

        “主要是没给你挑到合适的,就没买。”陈叶云编著瞎话,看他挺无所谓的模样,接着说,“那我就只做我们三个的了?”

        “你做?”

        陈叶云抿着嘴唇,憋着笑,以为这人终于有反应了,“对呀,今年就只给我们三个做新衣裳,不给你了,行不?”

        “那指定不行。”郝少东看看她,倒还挺精神,“你现在就别累着自己做衣裳了,还得熬着眼睛受累,农场里有裁缝,花点钱找人做吧。”

        “你真是有钱没地方使啊?”陈叶云心里一暖,不过嘴上还是忍不住埋怨他,找裁缝做一件衣裳得一块钱,自家一身八件不得八块,太贵了。“我慢慢做就行,不会累着的。”

        郝少东拧不过她,只说离过年还早,别太着急,小心坏了眼睛。

        十一月下旬,农场各处黑板上贴了大红纸,上头写了密密麻麻的人名,有郝少东的名字,也有陈叶云的名字。

        这事儿是赵雪梅看见回来说的。

        “那可是大光荣啊,大红纸都给表扬了,就贴那儿全农场的人都能看见。”当然,上头也有她男人的名字。

        “那是得好好表扬,这都是英雄!”

        那是表扬这回前往地震灾区参与救援工作的人,张贴出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称赞。

        红纸黑字,密密麻麻,倒是说不尽当时的艰险困苦。

        晚上吃着饭的时候,村里大喇叭又响了,那个标准的普通话广播员在说话:

        这次井原地震突发,我们农场乃至全国各个都积极参加了救援工作,每一个救援志愿者都是伟大的,在此提出表扬。

        语音刚落,农场各处都搁下碗筷,随后自发响起一阵掌声。

        陈叶云和郝少东对视一眼,继续吃饭。

        *

        陈叶云准备给郝少东做一件蓝色长袖衫和一条黑色长裤,蓝色棉布和黑色条绒料子,摸着都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