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凉武成公

第(1/2)页

韩炜匆匆回府,远远望去,但见府门前阵势颇大,旌旗林立,人声鼎沸。

        韩炜按住身型,不在前进。抬头看那最大的旗上写着:韩贼不除,王业难安。

        其余旗帜之上也是各式各样,有的写第二董卓,有的写窃国之贼,还有的写狼子野心韩孟炎。

        总之,光看这旗上写的,就能得知韩炜种种篡国的恶行。

        韩炜思量半晌,暗自说道:看来我要走一趟大理寺了,让钟繇出面,把这些人都抓进去。只有进了大理寺,才能定这些混蛋们的罪。

        东汉末年,士大夫中形成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的风气,当时称为“清议”。

        太学成为清议的中心。

        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的比较早的史例。

        所谓“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的情形,体现出黑暗政治势力因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被迫有所收敛。

        自从韩炜铲除王允以来,太学生们就将韩炜定位成了大反派,连清议的频率也是剧增。而其目的正是要引发社会舆论,让老百姓看清韩炜的真实嘴脸。

        大理寺卿钟繇见韩炜到来,远远的就迎接出来。

        “钟叔父,救救小侄吧!”韩炜一脸苦笑。

        钟繇纳闷问道:“嗯?孟炎这是打趣老夫呢?你如今还需要别人相救?手中虎狼之师都吃干饭不成?”

        韩炜连连摇头,说道:“若是疆场也就罢了,小侄向来不惧。然则……”

        韩炜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将太学生围府之事说了个清楚。

        钟繇听罢,也是连连咂嘴,他深知这些个太学生,惹不得!万一上了“太学清议”的名单,那就官声扫地了。

        可钟繇也不会放任不管,不但如此,钟繇还有手段将他们都置于死地。

        钟繇说道:“孟炎呐,不是老夫怯懦。你不知道,这些混账们呐,不好惹。若要整治这些个腐儒,还需准备周全。这天子圣旨必须要下,到时他们定然不会就地疏散,那本卿就定他们个抗旨不尊的罪。此事便可大定!”

        韩炜心中暗挑大指:姜果然是老的辣!竟然还能定他们死罪。

        遂说道:“我这就进宫。”

        韩炜跃马扬鞭直奔未央宫去见刘协。

        此时刘协还不知道太学生围了骠骑将军府,正在跟皇后聊天。

        突然只听得门外传来声音:“臣,骠骑将军韩炜求见陛下!”

        刘协心中“咯噔”一下子,手中茶盅便落了地。

        伏寿看着刘协心中莫名的悲伤,连忙**刘协后背说道:“陛下要从容镇定,不可如此慌乱,有失帝王风范。”

        刘协抓住伏寿的手,问道:“莫不是韩炜要动手了?朕该如何应对?也罢,朕还是躲一躲吧!”

        伏寿幽幽叹了一口气:“唉,陛下,你能躲到何处去?还是召见韩炜,看其来意,再做定夺。”

        刘协无奈,整理仪容之后,端坐正中,才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