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开挂的人生不解释

第(1/2)页

“呃?!”

        黎玉田等人傻了眼。

        远处的多尔衮也傻了眼。

        “现在朕命令你们,为朕,为咱们大明,也为你们的子孙后代坚守这宁远城,不准放任何一个鞑子踏过这道城墙,然后从今日起,你们和你们的子孙后代只要是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就永远不用再缴纳任何田赋,朕说的是永远,只要我大明不亡,朕的承诺就永远有效,包括之前为守城战死的同样依照此例,那么现在你们告诉朕,你们能不能守住宁远?”

        永宁门瓮城前,杨丰负手而立,向着城墙上大声喊道。

        “臣等当与宁远共存亡!”

        黎玉田叩说道。

        “臣等当与宁远共存亡!”

        然后唐钰和曹友义及永宁门上所有明军同样叩说道。

        “臣等当与宁远共存亡!”

        然后从这座城门向两旁蔓延开,所有守军相继跪倒叩在城墙上说道。

        “很好,朕向平西侯承诺过,朕不会放一个鞑子到他背后,朕也向山海关的军民承诺过,朕将与他们共存亡,那么朕就必须遵守承诺,朕不会让一个鞑子到山海关,如果换成山海关上的人是你们,朕也会如此,朕也明白鞑子的险恶用心,所以朕不会让你们去冒险,朕将一个人在城外阻击鞑子。”

        杨丰说道。

        “陛下,臣愿追随陛下!”

        曹友义说道。

        “不,你们不明白朕想要做什么。”

        杨丰止住了他和其他那些同样要表忠心的部下然后说道:“你们跟着反而拖累朕,你们的职责就是死守宁远,至于城外的,朕一个人就可以,现在你们把朕的战马和武器送来,然后关闭城门直到朕再回来。”

        他其实是要学兰博的。

        他在野外正常交战肯定阻挡不住清军,哪怕宁远城内一万守军全出战,在野外对上七万五千八旗也没有任何希望,这一点可以说没有悬念,既然这样那就玩非正规战,从宁远到山海关只有这一溜狭窄的辽西走廊,一边是大海另一边是崇山峻岭,而这条走廊的宽度最多也不过二十多里路,很多的地方甚至仅仅不过十里。

        这意味着什么?

        他可以钻进山林,选准时机不断出来突袭清军,然后打完就跑重新钻进山林。

        这样反复的磨。

        一点点把清军兵力往下磨。

        他的确不可能单挑七万五千八旗精兵,但七万五千八旗精兵不可能都在一起,行军的队伍会拖长,他只需要潜伏然后突袭一段就可以了,在清军合围之前再杀出来钻进山林,这样他就不需要面对七万五千清军了,所以他根本不需要部下,有了部下他反而没法自由自在地玩,就算这种方式无法阻挡清军,他大不了杀进山海关,然后帮助吴三桂坚守,只要他在那里,吴三桂等人就不可能选择投降,至于宁远……

        如果清军兵临山海关,那么宁远就不重要了。

        黎玉田等人能守住固然好,就算守不住被攻陷,只要山海关依旧在明军手中,那么他的战略目标依然可以实现。

        当然,这样的话黎玉田等人就被坑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就算他们为国尽忠了,实际上他手下无论山海关还是宁远的这些军队,都是原本历史上清军入关的最主要帮凶,唐钰等人后来都是降清的主力,就算这一次他们战死宁远,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快,给陛下送出去!”

        城墙上的黎玉田说道。

        然后他深深地看了杨丰一眼同时语气凝重地说道:“陛下请放心,陛下不负山海关臣民,宁远的臣民亦不负陛下!”

        “朕相信你们。”

        杨丰说道。

        就在这时候,永宁门的城门打开了,杨丰抢伊尔德的那匹黑马被王承恩牵出来,同样梁诚也牵出了那匹红马。

        前者的马背上还驮着他的一对新式武器,此物长约一米半,纯用熟铁打造,前端是长约二十厘米的三棱锥,三棱锥后面是四根钩爪,和它一起组成中指向前的手掌形状,而大拇指则是横伸出的三棱锥,再后面是粗如手腕的长柄……

        这是一对铁挝。

        这玩意那逼格可是相当高。

        当然那重量也是相当恐怖。

        杨丰翻身上了那匹黑马,紧接着抄起双挝,在手中一交叉然后向两边展开,同时向远处吼道:“多尔衮,可有胆量与朕一战否!”

        说完他催动战马。

        那黑马嘶鸣一声,撒开四蹄向城南的桥头狂奔而去,那匹已经习惯了和它一起的红马驮着杨丰的巨弓,另外还有四大捆专用的箭紧随其后,与此同时王承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