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帝崩四

第(1/2)页

第264章帝崩四

        尉迟良死了,第二天,宣德皇帝也驾崩了。

        但是,京城里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故,尹凯坐镇在开封府,十万禁军尽数得把持着进出京城的各处要道,盘查甚严,便是黄河渡口,都是全天候的有人守护着。

        新皇顺利的登基,年号为顺昌,既没有摄政王监国,也没有太后垂帘听政,只是顺昌皇帝赵丰的皇后也是尉迟家的人,是尉迟家的三女尉迟仁。

        大家暗地里都在讲着,虽然顺昌皇帝继位了,但是,他的权力可能还不如老宣德,他有可能是皇后尉迟仁手里的傀儡。

        所有的人都盼着尉迟家倒台,谁又能料得,不过是把皇后由尉迟温换成了尉迟仁呢?

        不管怎么说,尉迟家九子中,又死了两个,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顺昌皇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事,就是主持老皇帝宣德的葬礼。

        这个葬礼程序繁琐,天下同悲,从头到尾,一共要花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将宣德遗体送进帝陵并不算是结束,后面还要有一年的时间悼念。

        这一年里,全国上下不得开欢宴,所有的歌舞也尽绝,便是青楼女支馆也要停业肃白,穿红挂花那就是大不敬,抓到是要下狱的。便是原订在这一年里结婚的人,也需要把婚礼往后推迟,直到过了忌年之后,才可以恢复正常。

        尉迟良的葬礼因为赶上了宣德皇帝出殡,所以尉迟俭不得不草草的安排,以避开先帝的讳日,这对于叱咤风云的梁王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尽管尉迟俭、尉迟礼等人恨得牙根直痛,却也不得不装出一副恭敬温良的样子,脸上不能表露出一丝对皇帝的不满。

        不过,对于尉迟世家来说,虽然失去了大姐尉迟温和大哥尉迟良,但是,宣德皇帝的离世,仿佛使得尉迟家的势力更加强大了起来。

        因为,宣德皇帝为了他的儿子祁王能够真正的掌握大局面,竟然连郑王都被忌讳地踢出了朝堂,往北地去接管尉迟义的三十万大军了。

        尉迟俭并不担心郑王真得能够接掌北地的军权,因为他非常清楚,北地的各军都是尉迟义一手打造出来的,不是谁当了北地元帅,就能够调得动的。

        虽然宣德皇帝临死之前作了安排,但是他已经死了,就不可能再还能决定以后的事情。

        尽管对于自己的这个不听话的五弟,尉迟俭很是头痛,却也知道,如今在失去了大哥尉迟良之后,他们尉迟家也只能指望着五弟尉迟义的兵权在手,若是尉迟义都没有了兵,那么尉迟家就算是想翻天,也翻不起来的。

        …………

        尉迟义是在宣德大丧的三日后回到京城的,马上便知道了京城里所发生的事情,对于大哥尉迟良和大姐尉迟温的死,他自然也是十分得痛心,却也知道,这其实是大哥与大姐咎由自取。

        老皇帝到末了也没有放过他们,走的时候,将这两个人一起带走了。

        只是,在得知宣德皇帝驾崩之后,北汉的攻势马上急骤起来,泽州前线不断得告急,新皇顺昌帝只得召见尉迟义,允许他不用给先帝扶灵,尽快赶往泽州与北汉作战。

        对于顺昌皇帝来说,虽然没有什么能耐,却也有一种骨气,不愿意与敌国割地赔款。

        尉迟义也只得从宫中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