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梁山

第(1/2)页

梁山泊,聚义厅。

        宋江奉张叔夜的命令,重上梁山,替朝廷收拢绿林豪杰已经有好几年了,这些年来,张叔夜就好像忘了他一样,从来没给过他命令。

        “也许,自己就这样在梁山继续做个山大王吧。”

        他正在走神,公孙胜在一旁说道:“大头领,你看我们是自立旗帜,还是扶宋灭金?”

        公孙胜带着龙虎山教的教众投奔梁山,与宋江合伙,做了山上的二头领。

        自金兵入侵山东以来,宋江和公孙胜得心思就活络起来,山河破碎,未必不能做一番火山王杨衮的霸业。当然,是《呼家将演义》中的杨衮,靠一方势力被呼延赞说服投宋封王。

        他们与吴用正在商议,突然进来一个风风火火的非常精明的小伙子,二十多岁,中等身材,虎背熊腰,走路如飞,步履生风,走到哪风刮到哪。

        “石秀兄弟,你可回来了,可有什么消息。”

        石秀笑道:“抓了个舌头,请哥哥审问。”

        石秀最大的特点是出身市井,扎在人堆里根本显不出来,装什么像什么,还常常以假乱真,弄得金兵辨不出真假。

        石秀下山后,便打扮成商人向郓城走去,走着走着突然走进麦地里,脱下商人服装,换上金兵的号服,大摇大摆走上了大路。这时,从郓城方向来了两匹快马,快到石秀身边时,石秀突然出手,甩出两把飞刀,这两个金兵便上了西天。石秀把金兵尸体拖进麦田,全身搜了一遍,发现这金兵是个传令兵身上有一个蜡丸,还有令牌一枚。

        他骑上马到城门口,守门的签军问他干什么的,他头都不回.把令牌一亮,恶狠狠地回了一句;“混蛋,我都混上女真人了,还不知道吗?”说罢,一甲马腹,马匹像离弦的箭,飞进了城。

        守门签军羡慕的说:“不知道是不是献了媳妇儿给金大人,这般神气,都混成女真人了。”

        石秀来到城里衙门的签押房,看到签押房里只有一个军官,便闯了进去,在这军官反应过来之前,将他打晕,又顺势将胖军官捆了个结结实实,用毛巾塞住了他的嘴,装进麻袋,横放在马上。

        石秀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大摇大摆的牵着马出了院子,打马飞奔直冲城门。出城门时天已黑下来了,矮个子哨兵远看还是这个传令兵,没产生怀疑,就开城门让他出了城。

        宋江从这个胖军官口中得知,郓城没什么兵力守备,便道:“石三郎,我等夺了郓城可好?”

        公孙胜道:“下山先夺个县城,竖起扶宋灭金的大旗,倒是个稳妥办法。”

        众人商议停当,宋江道:“三郎,你还需回郓城一趟,城中的雷都头,是我的旧识,我等在梁山,多亏他通风报信。”

        石秀心想,原来你在郓城中早有眼线,却不讲出来。但不动声色的领命。

        雷横里应外合,帮助梁山夺了郓城,竖起扶宋灭金的大旗不提。

        宋金双方在山东,分别占据了些主要城镇,而四下的小城和郊野,就留给了保甲和地方豪强。

        自打呼家军进入山东,李成和孔彦舟等人,就结束了在山东的掳掠,沿着运河南下。

        李成南下淮西攻城略地。虽然几度几度受挫,但他称孤道寡的野心并无丝毫收敛。有人问李成:

        “天下何时可定?”

        李成吟哦诗句回答:

        “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决心在白骨堆上成就其割据事业。

        宋廷试图以镇抚使的官封笼络李成,这当然不能使他餍足。他佯装受命,以麻痹宋廷。

        自金兵突然再攻汴梁,呼家军无暇追击他的时候,李成分兵三路:都统领胡选屯兵淮西路,进犯池州;副都统领“花衲袄”马进率部渡江,攻占江州,又南下转掠鄱阳湖以西州县;李成本人则率军接续渡江,以江州为基地,攻打鄱阳湖出口的湖口县。李成军一时之间占据江淮约十个州军,“连兵数万”,号称三十万,有“席卷东南之意”,一时对宋朝构成了重大威胁。

        宋廷为此特命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张俊颇有怯意,说了一番李成兵众势盛的话,宋高宗说:

        “今日诸将独汝未尝立功。”

        张俊最后不得不“恐悚承命”。但经他请求,宋廷将神武前军、陈思恭的神武后军、岳家军等都拨归他指挥。

        岳飞退守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