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51章温柔的眼睛

第(1/2)页

v章购买低于50%的72小时内只能看防盗,  买够了的清缓存试试

        只不过她上次走的时候,  道路两边的植被还非常茂密,这会儿却都已经凋零了,  还有一部分甚至没火燎过,难以认出来。

        而认出来是这条路之后,  周敏不由惊骇的转头看去,  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  那个天坑就在被火烧的那一片地方。

        这个发现让周敏又是震惊,  又是担忧,还生出了几分蠢蠢欲动。

        她不懂什么环境和地质,但那里既然能长出那么特殊的猕猴桃,连灵芝都有,足见环境独特。周敏看上去不重视,  其实却是将之当成了自己的“秘密基地”。反正看样子平常根本没人会去那个天坑,  只要任由它存在,  岂不是每年都能从中得到一些东西?

        但如果那天坑也被这一场大火焚毁,  可就太冤枉太可惜了!

        所以周敏甚至有一股跑回去查看一下的冲动。好在她也知道这种表现太反常,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所以看了一会儿,  就将头转回来了。

        反正没人发现,过两天再去看就是。

        根据周敏的猜测,  既然那一片被烧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肯定会有不少人去那里将已经烧死的树木坎回家做柴火,  她也可以借此作为掩饰。

        就这么满怀心事的回到家里,周敏才发现自己的猜测没有错,齐老三和安氏根本没回去睡觉,而是将炉火烧起来了。就连石头也爬起来,三人正守着炉子说话。

        见她回来,俱是松了一口气,等得知居然又是齐阿水在弄鬼,就连齐老三这样好脾气的,也忍不住道,“居心叵测,村子里断容不得他!”

        “九叔公也是这么说,不过还得几位族老一起商量才能决定。”周敏道。

        齐老三当机立断起身道,“我过去看看。”

        这件事多少跟他们家有关系,齐老三此刻带病前往,也是一种态度。天已经亮了,不像半夜那么冷,周敏犹豫了一下,便道,“石头陪着爹去吧。”

        等两人走了,见安氏皱着眉,显然是忧心忡忡,周敏便用别的事来引她分心,“娘,马上就是腊月了,咱们家是不是也该开始预备过年的东西?”

        “有什么好预备的?横竖就是这么些东西,到时候收拾出来就是了。”安氏的心思不在这上面,随口道。

        周敏摇头笑道,“话不能这么说,今年咱们家的情况的确艰难些,但不管怎么说,总归是熬过来了,年底辞旧迎新,怎么能半点都不准备?不说别的,祭祀天地祖宗,求他们保佑爹快些好起来,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总是少不了的。”

        其实齐家的情况虽然差,但在周敏看来,即便是自己刚刚穿来的时候,也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毕竟虽然没有家产,但也没有负债不是?有手有脚,只要心在这上面,积极面对,日子总不会太坏。

        而过年过节用心准备,也只是一种摆正态度的方式。

        其实安氏也只是一说,听周敏说得有理有据,便道,“也不知你哪来的这么多道理。既是这样,那就准备着。”

        不过他们家现在却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只能四处筹借了。安氏在门口听了听,确定冬叔家已经起来了,这才带着周敏去借一升黄豆。

        冬婶一听便笑道,“这是要做豆豉?”

        见安氏点头,又道,“我也正要做,不如就放在一起,还省了柴火和折腾的功夫,如何?”

        安氏本来就是来借黄豆的,自无不可。当下两人就用筛子倒了黄豆出来挑拣,将残存的豆壳杂质以及坏掉的豆子选出来,以免影响豆豉口味。

        这是个费眼睛的大工夫,总要弄上一早上。周敏本来打算一起帮忙,冬婶却道,“敏敏你别弄这个了,你腿脚好,带着慧慧上山去割点豆豉草回来,到时候要用。”

        所谓豆豉草,是一种蕨类植物,彻底长开之后,分叉的地方有伊利明显的虬结,看上去就像一粒豆豉,因而得名。做豆豉时,便要将黄豆蒸熟,倒在豆豉草之中包裹密封,使其发酵。用了这种草,豆豉不但不易变质,香气也与寻常做法不同。

        万山村的地理位置偏南方,冬季山上的草木也不是全都凋零,比如这豆豉草,就长势正好,正合做豆豉之用,万山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用到。

        周敏听说能上山,自然忙不迭的应下了。

        她正发愁该找什么理由上山,这不是现成的送来了?两个小姑娘去割豆豉草,自然也不可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入冬之后天冷,冬婶不怎么愿意让齐慧出门去玩,因此这会儿听说要上山,自然也是满心兴奋。小孩子贪玩,哪怕是齐慧这种文静乖巧的小姑娘也不例外。

        周敏背着背篓,带着镰刀,牵着齐慧的手出了门。

        反正齐慧年纪小,周敏也不用担心她会泄密,所以直接带着人去了火烧山的地方。齐慧昨晚被闹起来,本来就颇为好奇,也没有反对。

        周敏拉着她在烧得发黑的废墟之中艰难行走,见到那种长得粗大,所以没有完全被烧毁的木柴,还会掰下来堆在一处,回头找跟藤蔓捆了,带回家也能做柴火。不过她也只能选本来就枯死的那些,生柴就算烧过也必须用柴刀来砍。

        不久之后,两人便来到了天坑附近。

        那一架猕猴桃已经全都被烧死了,它的攀爬能力非常强,本来就织成密密的一片,几乎将大半天坑遮住,这一烧,自然也将天坑烧得乱七八糟。

        周敏让齐慧在一旁等着,自己放下背篓,小心的下到天坑里检查了一番,确定猕猴桃是真的被烧死了,不由十分失望。她又沿着记忆找了找长着灵芝的地方,但一片焦黑之中,什么都没找到。

        好好一个风水宝地,居然就这么被毁了。

        嗯?

        转身时周敏听见了一点清薇的水声,忽然想起来那道山泉。

        因为山里这种地表水其实并不少,而且这一股山泉也太小了,所以当时周敏没有在意,但这会儿,她顺着声音走到墙边,将最上面烧断的枯枝拨开,一抹嫩绿便闯入了眼底。

        而周敏选择用这种方式把东西带回来,本来也怀着几分震慑之意,另外,也是让大家从这种小处习惯自己的做法,这样以后再有什么事,也就不至于会大惊小怪了。

        所以路上但凡有人询问,她就老老实实的道,“今儿不是集日,镇上也没几个人。我和石头就去敲了邱员外家的门,想试试运气。谁知这么凑巧,邱家大姑娘正好过这边来,听说了我们家的事,便用二两银子将所有的羊桃都买下了。”

        她这样含糊其辞,就是为了让人觉得那两篓猕猴桃本来是不值那么多钱的,不过邱大姑娘怜贫惜弱,知道齐老三家日子难过,才用这种方式帮扶贴补。

        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人去在意什么样的果子能卖二两银子了,只会在心里感叹邱家的富裕,邱大姑娘的大方。当然,是否有人暗地里腹诽这位大姑娘不会当家,就难说了。

        车到了齐老费家,姐弟两个就该下车了。

        周敏才要伸手去搬东西,已经被人抢在了怀里,“难为你们两个小孩子当家,这东西婶子替你们拿着便是。”

        其他人见状,也都有样学样,三两下就将买回来的东西都分在了手里,然后彼此目光交接,嘴里啧啧赞叹。

        周敏自然知道,他们不是好心来帮忙,不过是想借着帮忙的机会看清楚他们到底买了多少东西,用了多少钱。所以她也不客气,笑吟吟的道了谢,就任由他们去折腾了。

        倒是石头背篓里的小鸡仔不放心给别人,牢牢地护住了。不过背篓敞开,人人都看得见里头有什么,也没人去抢。

        两人就这么被村人簇拥着回到家里时,那阵仗自然非同小可,就连在屋里卧床养病,一向并不出门的齐老三都被惊动,扬声问安氏到底发生了什么。

        安氏哪能说得出个一二三?出得门来看到这样的场面,已经傻眼了。

        周敏见状,少不得将其他人丢下,自己到屋里去见他。

        说实话,周敏从穿越过来,这还是头一回见齐老三。盖因这位齐家主人的病很重,大夫吩咐过须得静养,而且门窗都要关紧,以免受风。所以除了平日里安氏进去跟他说说话,吃饭时石头这个孝子亲自奉饭之外,其他时候都不敢打扰。

        这种养病的方法,在周敏看来,那是没病也要憋出病来。整天待在房间里就算了,后世也有不少宅人是这么过来的。但只能躺在床上,身体又不舒服,还没有任何娱乐,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反正这种生活周敏是绝对受不了的。

        奈何安氏什么都不在意,在齐老三的病上却是强势得很,周敏之前试图提过一次让齐老三出来跟大家一起吃饭,也热闹些,被她反过来指控“你是不是要害死你爹”,只好撒手不管了。

        不过等到齐家的情况好起来,最重要的是周敏的的确确能够做这个家的主之后,少不得要设法再请个好点儿的大夫来看看。

        这会儿站在齐老三床前,借着油纸糊的窗户透进来的微光,周敏不免将这位名义上的爹打量了一番,便见他半靠在床头,面色蜡黄、身体枯瘦,看上去几乎没什么精气神。最重要的是,这屋子里因为常年关闭,所以也充斥着一股难以描述的浊气,几乎令人呼吸不畅。

        “爹,是我今日跟石头到镇上去把那些羊桃都卖了,想着就要过冬,所以买了一点布料和新棉花。路上遇到几个婶子,非要帮我把东西搬回来。”她将今天的事情经过含糊的说了一遍。

        齐老三点点头,道,“招呼人家喝口水,坐一会儿。”

        周敏自然满口答应,又问了一下他的身体,然后才出来。

        安氏开了打门,今天买回来的东西都堆在了堂屋里头,那几个妇人却还没有要走的意思,拉着安氏打探。不过对于周敏和石头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安氏远比村里人更加震惊,自然问不出什么。

        但即便如此,这些妇人们离开之后,却还是根据周敏之前的三两句话编排出了那日发生的事,有板有眼说得好像自己亲眼在旁边看过似的。

        这些周敏暂时还不知道,但想也能想出来。她并不是太在意,毕竟人生于世间,便免不了或多或少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也免不了会说别人。反正说几句话不痛不痒,随他们去便是。

        ……

        安氏虽然种种不靠谱,但一手针线活儿却是做得非常好。

        周敏带回来的布料和棉花,不久之后就变成了崭崭新的棉衣和棉被。不过棉衣倒是好絮,但这棉被里的棉花没有弹过,看上去倒是蓬松柔软,却是有些压不住。不过周敏想着,到时候底下盖这个新棉被,上头压着旧被子,想来就无碍了。

        至于盖久了棉花会团在一起的问题,反正她只盖一个冬天,到时候再想办法。

        而在安氏忙碌的时候,小铁匠那边也总算完工,将剩下的东西都打出来了。不算分给小铁匠的那三分之一,总共出了一张铧口,四把镰刀,剩下的按照周敏的意思打了一把巴掌大的小锄头,一把铁锹。

        锄头和铁锹是考虑到将来山上挖东西时比较方便,也适合她跟石头两个孩子用。

        周敏按照约定,大张旗鼓将其中一把镰刀送到了齐阿水家。

        虽然齐阿水未必就会因此念她什么好,毕竟此人既然能用十几个铜板从安氏手里换这大铁锅,可见人品不怎么样,说不定这会儿正在暗恨这件事被她从中作梗,否则打出来的东西就都是他的,但不管他怎么想,周敏却得先把自己这边做到,刷个言而有信的名声出来。

        这样将来齐阿水再出幺蛾子,那她就可以不客气了。

        剩下的三把镰刀,并自己之前采购剩下来的三百多枚铜子,周敏却是打算按照小铁匠的指点,去跟后头大台村和九洞村的人换东西。

        这两个村子也是属于大石镇管辖的,但跟万山村比起来,他们才是真正住在山里,要翻过几座山才能出来。平时这两个村子里一个月也不见得有人去一次镇上,只有需要铁器或者盐的时候,才会出山。

        因为就在山里,也不像万山村这样好歹还有条小河,所以这两个村子里的土地更少,人口也只有十来户,平常多是靠打猎维生。所以他们手里多的是皮子和肉干,还有山里能够弄到的木耳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