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刘康公!

第(1/2)页

“东周周顷王时,周王室已败落得不成样子。”

        “虽然名义上周天子还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大一点的事儿皆由大诸侯们掂量后帮着做了主。”

        “没事不能光闲着,周顷王就把多生儿子当成了第一要务。”

        “公元前613年秋,周顷王的王后生了一个胖小子,因为是遗腹子,故取名王季子,意思就是周顷王最小的儿子。”

        依照2015年第5期《百家讲坛·蓝版》,标题:《天下无敌乌鸦嘴》记载,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刘康公了。

        公元前599年,刘康公奉命出使鲁国,我们的主人公刘康公终于开始了他真正传奇的一生。

        刘康公的第一个预言,出使归来之后,他哥周定王问他出使的情况,不料当着众大夫的面,刘康公说:“东门、叔孙在劫难逃,若家不亡,身必不免。”

        东门和叔孙当时可是鲁国的重臣,这话是不能乱说的。

        他哥周定王撇嘴一笑,只当他少年得志,口无遮拦,不置可否。

        不过后来,鲁公高调反腐,“两只老虎”先后被驱逐并客死他国。想起刘康公先前的预言,周王室上下无不啧啧称奇。

        公元前594年,刘康公因为上朝时,有位叫赵同的大夫同仁,走路时抬脚过高,显得很没有礼貌,刘康公当场就嚷嚷:“在老大面前显摆,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简直就是恶毒的直接打脸,诅咒人家必死无疑!

        结果这事情最终闹得天下皆知!

        公元前583年,赵同被人诬告谋反,全家被诛。此后,“预言家”刘康公声名远播。

        然而时间到了公元前590年,周天子与茅戎在虞地(今山西平陆)发生冲突。

        最后双方达成和解,不料刘康公却背弃和约,趁茅戎放松戒备之际发兵进攻。尽管很多人反对,可刘康公坚持认为攻其不备,必胜无疑!

        然而,结果周天子的王师直接被茅戎的徐吾氏部落打得丢车弃甲,周天子丢了大脸。

        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暗地里大伙儿开始称刘康公为“乌鸦嘴”。

        公元前575年,有位叫郤至的同仁,因为打了胜仗,跟刘康公说话的时候吹了几个牛-逼,刘康公忍不住又开口了,“这货太骄傲,他已经活不了几天了。”

        果然预言很快被印证了,第二年,因政敌的算计,郤至被晋厉公砍了头。

        “公元前578年三月,誓师大会上,刘康公多瞄了成肃公几眼,成肃公就浑身不自在起来,心里很是发毛,居然将祭盘碰翻在地。刘康公犯了老毛病,回头嚷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此重要场合,老成如此轻浮,恐怕会失去神灵的护佑,这次出差他肯定回不来了。”一语成谶,这年五月,成肃公死在回国途中。”

        打个照面就要被预言,一起举行个仪式也要被预言,而且说一个准一个,刘康公这张臭嘴着实让人害怕。

        后来实在是无奈,刘康公被放了无限期的长假,逐渐淡出了政-坛,不过工资照发、奖金照拿,还安排了专人早晚随同,一日三餐都用好酒好菜哄着。

        不过,淡出政坛后,刘康公就再没上过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以致他后来许多精彩的预言未能被广泛传播。

        公元前545年,伟大的预言家刘康公终老于京郊的农家乐,结束了其传奇一生。

        (ps:以上内容引用至2015年第5期《百家讲坛·蓝版》,标题:《天下无敌乌鸦嘴》)

        ……

        ……

        陈大志张了张嘴,再三确定,这是《百家讲坛》上老师对刘康公传奇一生的描述。

        应该是有历史依据吧?

        不能是空口胡说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