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招贤纳士三

第(2/2)页

何看店小二可怜,就拿出了银两,给店小二:



        “小二哥,这是酒钱,你也不要哭了,给我们在拿些酒菜,我们饿了。”



        “是!是!是!是!多谢客官!多谢客官!马上来,马上来!”等酒菜上来之后,马周向那个人道谢:



        “多谢兄台解围!”



        “马周贤弟,在下常何,多谢贤弟让在下看到了这出好戏,就是不知道贤弟现在有什么打算!?”



        “兄台,在下从小无父无母,后来跟一些三教九流的厮混,后来成年之后痛定思痛,不愿意在混下去了,幸亏得到了名师指点,学有所成,后来新朝建立,被授予博州助教,但是因为在下嗜酒,屡屡误事,就此去职!现在想,干脆前往长安,看能不能再求个职位!”常何看马周面色白净,再加上觉得自己与马周投缘,就起了招揽之心:



        “马周贤弟,在下在长安任职太中大夫,家中缺少一位幕僚,就是不知道贤弟可愿意屈就,另外,贤弟放心,在下在长安还有一些人脉,到时候一定为贤弟举荐!”



        “啊!那就多谢大哥了。”常何将马周带回府中之后,处理文笔事务,不过马周进入常何府中之后,马上知道,常何府中还有三名文人,不过马周从不认输,就在李建成下令颁布求谏令后,马周马上将自己的交给常何,一方面是帮常何解围,一方面也是为自己谋一个出身,常何看着马周,没有说话,这时,门房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老爷,老爷,宫里的明宇公公来了。”



        “啊!快请!”这时,明宇公公已经进来了:



        “太中大夫常何接旨!”



        “臣太中大夫常何接旨!”明宇公公将圣旨摊开:



        “自古尧有后羿,除。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而成天子,舜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而得盛世,因而朕思之,自古得贤臣者得天下,今有太中大夫常何上甚合朕意,命常何旨到之时马上入宫面圣,钦此!”



        “臣太中大夫常何谢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常何接旨后,明宇公公继续说道:



        “常大人,陛下还有一句话让咱家带给你!”



        “哦!公公请讲!”



        “陛下说,请常大人将代笔捉刀之人一起带进宫中面圣!”



        “是!微臣遵旨!”当马周站在李建成面前的时候,李建成仔细观察着马周,心里回想着麒麟暗卫递上来的马周资料——马周,清河茌平人,马周年少时就成为孤儿,家境贫寒,喜好学习,因贫困失意放浪不羁不为州里尊敬。武德年间,马周授任博州助教,每天都饮酒,不把讲授当回事。刺史达奚恕多次斥责,马周就愤然离职,在曹、汴之间游荡,又被浚仪令崔贤首侮辱,于是在气怒之下西游长安。宿于新丰的旅店中,店主只招待诸商贩不照顾马周,马周不愤,与店主有所争执,被太中大夫常何劝阻,马周于是要了一斗八升酒,在店中痛饮不醉,常何奇之,收入门下。这个马周在历史上也是大唐名臣,宰相之一,在原先的历史上,马周因谏言有功得李世民召见,李世民命马周在门下省值班侍奉。贞观六年马周授任监察御史,不久授任侍御史,加散朝大夫。贞观十一年因谏言有功,升任给事中。贞观十二年,转任中书舍人。贞观十五年,升任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晋王为皇太子,拜授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十八年马周升任中书令,依旧兼任太子右庶子。贞观十九年,太宗出征高丽返回后,马周以本官代理吏部尚书。贞观二十一年,加银青光禄大夫。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逝世,终年四十八岁。太宗追赠其为幽州都督,陪葬昭陵。高宗继位,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公。垂拱年间,配享高宗庙庭。马周多次向太宗谏言,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乃至“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存世的作品有、、、和五篇文章,还有和两篇诗作。李建成看着马周,马周只觉得自己全身发麻——陛下难道有龙阳之好!马周的窘迫被李建成看到眼里。



        “马卿家,是你写的!?”



        “是的,陛下!”



        “说说,你为何会想到这点!”



        “陛下!臣从博州一路走来,沿运河游览了一下,发现运送粮食的漕船,因为水上运送,很多霉烂了,而百姓却难以吃上一口饱饭!所以臣才想了这个办法!”



        “好!马周,朕现在就封你为从六品侍诏,在门下省听旨,常何,你举荐贤才有功,朕赐予你布帛百匹!以示褒奖!”常何一直都心中害怕自己失宠,如今又从新得宠,马上与马周跪下谢恩!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