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李建成游河北齐鲁二

第(2/2)页

说本宫明日准备去卢思道的墓前拜祭,让青阳卢氏的人替本宫准备。一切事情,都要由你批准。”韦之谦听到李建成的吩咐,先楞了一下,随后明白了,李建成这是要让自己立威。韦之谦马上谢过李建成:



        “太子殿下,微臣!微臣……”韦之谦感动的热泪盈眶,泣不成声。李建成通过麒麟暗卫知道,这个韦之谦出身于京兆韦氏家族,不过是家族庶出的,平日里在家族里不太受人待见,不然也不会放到青州这块排外之地,但是,其为人还算谨慎,不贪财,李建成心中升起了一丝怜悯之心。李建成拍拍韦之谦的肩膀:



        “韦大人,好好干!”韦之谦走的时候,李建成又向侍卫吩咐道:



        “告诉许敬宗大人,严密监视韦之谦和青州世族的一切动态,一有事情,立即回报。”韦之谦从李建成的行营营帐内走出来的时候,博陵崔氏和昌乐薛氏、青阳卢氏等族人马上围了上来,向韦之谦打听起来:



        “啊!韦大人,太子殿下可有什么吩咐?”



        “是啊!韦大人,太子殿下说了些什么?”韦之谦看着博陵崔氏和昌乐薛氏、青阳卢氏等族人,心中说着——哼!这群势利眼,不过太子殿下既然吩咐了,我就得照办。



        “太子殿下有旨,明天要去卢氏家族的目的祭奠齐鲁的大才子卢思道,快去准备。”卢氏家族的族人一听到韦之谦这样说,马上散去准备去了,韦之谦看着博陵崔氏和昌乐薛氏的人,又开口说道:



        “明天太子殿下还要前去卢氏墓地,本官还有很多的公务要忙,就不在这里多做停留了。”博陵崔氏和昌乐薛氏的人看到这个情景,本来还想对韦之谦说些什么,不过看到韦之谦的脸色,都一个个闭上了嘴巴,慢慢的都散去。第二天一早,李建成身穿素服,来到了卢氏的墓地。卢家在青州的当家人卢思途走到李建成的面前:



        “微臣卢思途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今天能够光临,是臣等的荣幸,太子殿下请!”卢思道的墓地位于卢氏祖坟,卢氏祖坟原本是埋葬着卢家的嫡系血脉,而卢思道本来是青阳卢氏的旁氏血脉,原本不应该葬于祖坟,而应该葬于原籍范阳,但是因为卢思道的才名,所以当时卢家大族长卢光远在卢思道死后,亲自跑到长安,将卢思道的棺椁迎回了青州,葬在了卢家的祖坟内。卢思道的坟茔相比于罗士信的面积相对于小一些,但是显得很静穆,尤其是卢思道坟前的一块石碑上,上面雕刻着卢思道的成名之作——。



        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



        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



        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李建成看着这块石碑,此诗为七言歌行体,诗中把塞外肃杀的气氛和征人怀乡,思妇闺怨的情思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意境优美,语言清丽流畅,对偶工整和谐。李建成回想着卢思道的生平——卢思道的一生的大部时间是相继供职于北齐和北周的。他的这种特殊经历或许就是为什么要写这首的诠释。读史可知,北朝末年是个战乱不断、怨声载道的年代,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僚和文人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人民大众祈祷和平、期盼安生的凄苦愿望,但他却不能、也不敢讽嘲当时的战事,只能借助勾画和品评汉时的边塞战争抒发期望和平安定的心愿。他期望汉时的民族和解源远流长,希望将军邀功好战的悲剧不再发生。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安定不要动乱,就成了诗人的主旨。无怪乎以往的一些诗评直将称为反战诗了。卢思途看着李建成,对李建成说道:



        “太子殿下,此诗是我堂兄卢思道的成名之作,如果太子殿下喜欢此诗,我那里有此石碑的拓本,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李建成笑了笑:



        “不用了,本宫是喜欢此诗,不过这拓本,本宫自会让属下人等安排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