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独孤怀恩之乱五

第(2/2)页

p>

        “唐大人,我怎么感觉我们要大祸临头了。”唐俭也突然感觉到自己大意了——亲王殿下在临行前千叮呤万嘱咐,要我严密监视独孤怀恩,这下好了,独孤怀恩不但是跑了,可能还要惹出一件大事情出来!太子殿下也许不会放过我的,秦王殿下到时候会保我吗?这时唐俭、于筠、刘世让等人心头都所想的。并且,唐俭、于筠、刘世让等人都把头看向了永丰仓的方向。



        永丰仓,到处都是戒备深严的兵士和运进运出的牛车、马车。上面装着从各处运进来的粮食物资,以及要运出的军械牲畜。永丰仓的主簿正在向李孝常禀报着,李孝常躺在一张躺椅上,手里拿着一把羽毛扇一直摇着,自从投靠了李唐,确切的说是投靠了李建成之后,李孝常感觉手中的权柄比起前隋之时,还增大了不少,单说这永丰仓,在前隋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粮仓,如今不但储备粮食、李建成更是借口战事紧急,将整个唐军的粮草军械马匹军需供应和关中一带的物资官员俸禄的调运都交到了李孝常的手里,如今任谁见到李孝常、无论背后有多大的背景,多大的靠山,在李孝常的面前,想要最好的军械、充足的军需、最好的马匹、还有充足的物资供应,都得经过李孝常这一关,称呼李孝常为一声李总管,如果不把贡品上足,马屁拍够,李孝常要么就说暂时买有物资储备,要么就说民夫不够,如果你敢反驳一句,那么保证你想要的东西要等到猴年马月,官员的俸禄拿不到,因而在朝堂上屡次有弹劾李孝常的奏章,说李孝常为人贪腐,公然索要贿赂,对于各路官员大肆刁难,如果不是李建成从中调和,在李渊面前多方维护,恐怕李孝常的脑袋就被砍下多次了,这也更是坚定了李孝常忠于李建成的心思:



        “启禀大人,现在永丰仓现有粮食二百万石,草料五十万捆,布帛三十万匹,蜀锦五千匹,海盐一百万斤、火药一万斤,还有从漠南陇西一带运过来的牛羊十万头已经运入栏了,还有新到的牛车一千辆、马车三千四百辆,另外原有破损的牛车三百辆和马车一千五百辆已经修好,另外出去运粮的民夫一共有四千七百五十一人,另外从眉县、耀县、武功一带又新到民夫囚徒五千四百八十四人,这营房已经不够用了,请大人再建一批,另外向长安一带调运的布帛三万匹、蜀锦两千匹、粮食十五万石、食盐二十万斤已经装好,随时准备调运。向荆州一带调拨的军饷官员俸禄白银五百万两也也已经装备好,就是车辆不够,还有,秦王殿下那里的军粮十二万石、草料六千捆、被服十六万套、还有海盐四万斤,火药一千斤已经运走,不过秦王殿下又派人来说,说……”



        “说什么?”



        “秦王说,物资已经收到,但是还是不够,所以希望我们再运些物资前去。”



        “什么,物资还不够用。这秦王殿下手底下的人都是饭桶吗?那么多的粮草被服运过去了还不够,也不怕把自己的肚子给撑破了。”李孝常烦躁的把羽毛扇一丢,李孝常属下的主簿马上讨好的将李孝常的羽毛扇捡起,心中知道,这位李孝常大人与太子殿下关系亲密,而秦王殿下现在与东宫那边的关系非常的微妙,前些日子还与太子殿下那边闹了点小小的不愉快,即便是远离长安的官员,只要是属于世族勋贵官员,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消息,不过,在场的都是在官场上厮混了不少时间的人精,对于这种事情大都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沉默是金:



        “算了,如今东征要紧,到时候如果秦王弹劾我耽误军情,坏了东征的大事,恐怕日后这朝堂上面,即便太子殿下也不能维护我什么!行了,秦王那里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军情要紧,实在不够的话,把别处的先截下来,宁可短了其他地方的,也不能短了秦王那里的知道吗?”李孝常属下的官员们点头称是:



        “是!大人!只是这物资好办,牲畜也有,可就是这民夫难办,要知道,现在到处都在征兵,这民间的青壮大部分都已经被征入军中了,这运输可是要人的,我们不能把兵士都派出去吧!”李孝常气的直接把羽毛扇扔了过去。



        “你们自己不知道动动脑筋啊!什么事情都要问劳资,你们的头上都是猪脑子啊!”李孝常正在训斥着属官的时候,有人禀报道:



        “启禀大人,太子殿下派人来了,请大人快去。”



        “好的!知道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