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西安事变之结局2

第(1/2)页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求推荐、求收藏)

        蒋夫人和宋大公子傍晚飞机抵达西安机场,在飞机上,宋美龄做了最坏的打算,把手枪递给唐纳德,说:“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

        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下机后,宋美龄与张学良说:“汉卿,这是我的东西,请你的士兵检查?”张学良有点不敢对视,一项和自己交好的蒋夫人,马上说:“夫人,岂敢!岂敢!”随即双方举行了会谈。

        会谈后,由张学良亲自陪同宋美龄和唐纳德前往见蒋,蒋夫人拿着一个蒋委员长最喜欢的家乡菜,梅干菜盒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后据蒋氏在《西安半月记》中记载,蒋见到宋后,眼泪直流,连连叹息说:“你怎么来了?如入虎穴矣!”

        宋美龄劝道:“宁抗日,勿死敌手!”(宁可抗日,胜利失败你都是英雄,总比因为拒绝抗日,而死在叛军的手里要强),可谓语重心长,蒋氏颇为动容,从此,蒋委员长的态度开始转变,有所松动,不再固执己见。

        十二月二十四日,蒋委员长接受了中共和张杨联合提出的六项协议,但无意愿为他的承诺签订任何协议书,口头承诺,称之为“君子协议。”

        杨虎城极力反对就这样放蒋,认为不落到书面上的东西靠不住,张杨就如何放蒋的问题,第一次发生激烈争吵,双方意见严重分歧,相持不下,最后是在国民政府代表团团长周恩来的劝说下,杨虎城才同意张学良的“不签字放蒋”的提议。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蒋委员长极其随员,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亲自陪同,当日抵洛阳,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

        十二月二十六日,蒋委员长安然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被扣留,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软禁生活,杨虎城被迫离开十七路军,赴欧洲考察。

        此后,全面抗战爆发,中华大地陷入刀兵水火之灾,西安事变的几位主角,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伟人的身影远去,历史积满厚厚的尘埃,却不曾被掩埋,西安事变之于中国,之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不可估量且深远的影响。

        西安事变所达成的如下内容的六点协议,(1)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3)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4)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参加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6)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这一民族的目标,各党派走到一起,期间,虽偶有摩擦,却不离这个基调。

        历史的脚步早已远去,华清池畔的枪声,消失在时光的长河,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无非是见仁见智罢了,谁又能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呢?

        中国国民党方面的评价,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被全国人民谴责的情况下,受中共唆使和蛊惑,进而不满“先剿共、再抗日”的基本国策。

        于一九三六年年底在西安发动兵变,挟持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蒋中正,提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