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攻势启动

第(1/2)页

第163章  攻势启动    611所,一处秘密办公室内。
    陈念坐在杨伟面前,身边还有两名情报部门的高级干部。
    所有人都神情严肃,毕竟他们所讨论的事情,意义重大。
    坐在右手边、名叫张望水的情报人员首先开口问道:    “陈工,您认为这次的转运行动会有风险?”
    陈念点了点头,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是的,我认为,这次的回国行动触及的利益过于广泛,并且与我们正在进行的重要项目强相关,对方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我不知道他们会用什么手段,但很显然,把这么多人同时转运,风险太大了。”
    “我的建议是,所有人就地解散,搭乘民航客机飞来成都。”
    “过程中,可以安排专人护送。”
    “这样虽然让我们的保密风险增大,但同时,也急剧提高了对方的行动成本。”
    “他们不敢为了一个人炸掉一整架飞机的,那不划算。”
    说完后,陈念静静地看着张望水,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事实上,他当时说出“不要去AH”纯粹是下意识的反应,因为他的脑子里跳出来的,就是前世那一次重大事故。
    在他的记忆里,那一次的事故与预警机的研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正是因为那次事故,我们的预警机研发进程至少被拖慢了三年以上。
    从逻辑上讲,现在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可以说是跟那一次如出一辙。
    甚至于,对美方来说,紧迫性要更胜一筹。
    所以,谁能保证在这个时候,他们不会用出同样的阴险手段?    于是,陈念毫不犹豫地开了口。
    听到他的话,张望水点了点头,随后果断地说道:    “这是很合理的建议,我们会采纳。”
    “啊?”
    听到这话,陈念直接懵了。
    “确定要修改方案吗?”
    按照他的预计,张望水应该会先考虑自己推测的可信度,再决定要不要采纳。
    毕竟,如果按照自己的方案,官方对于人员的管控难度会进一步上升,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保密性。
    然而,坐在对面的张望水却果断回答道:
    “没错。正如您说的,原本的转运方案存在风险。”
    “虽然只是极小的风险,但对标它可能造成的损失,我们的预期损失仍然是极大的。”
    “所以,我们必须谨慎。”
    说到这里,张望水停顿了一瞬,随后继续问道:
    “另外,我们想问问,从您个人的角度出发,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您有没有自己的推测?”
    “毕竟,按照您的推测,意外很可能与飞行器有关,这是您的专业。”
    陈念微微皱起眉头,他仔细地回想着自己前世的记忆,但却一无所获。
    那一次的事情,本来公开的信息就不完整,其中哪怕真的有隐情,也不是自己能够接触到的。
    所以,他能提出的建议极其有限。
    犹豫了片刻,他开口说道:    “我没办法给出准确的推测。”
    “但我认为,直接在飞行器上动手脚是很难的,关键点可能在地勤、人员、以及随机的行李、货物上。”
    “这些方面,我们的管控相对较弱,也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
    “我觉得,你们可以组织一次自检,重点排查在这些模块上存在的管理漏洞。”
    张望水郑重点头,回答道:    “明白了,我们会执行下去。”
    “另外,希望您暂时对这件事情保密——我们可能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明白。”
    听到陈念的回答,张望水站起身把他和杨伟送出了门,随后,他关上会议室的门,看向另一名情报人员问道:    “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那人略微摇了摇头,回答道:
    “不好说,陈念的想法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对方的动作,实在是有点太激进了。”
    “我很怀疑,即使真的存在这样的行动,那到底是他们的一线人员擅作主张,还是我们的对手真的已经疯到了这种程度。”
    “你怎么想?”
    张望水沉吟片刻,回答道:    “我倾向于后者。”
    “就像陈念说的一样,这个项目的成败,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极为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做出什么事情来,都算不上离奇。”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想不通哪里有破绽。”
    “我也是。”
    另一人叹了口气说道。
    “实在不行,我们只能先度过这一次的危机,后续再想办法规避了。”
    “这没意义。”
    “我们不可能每次对所有人员都单独转运,这太不科学了。”
    “防贼千日,不如抓贼一次,我们必须把漏洞找出来。”
    “怎么找?”
    张望水沉默下来,良久之后,他才开口说道:    “将计就计!”
    另一边,肖恩和邦德的计划已经制定完毕,并且进入了全面执行阶段。
    在极短的时间内,国内的所有力量全部被调动起来,按照他们设计好的行动路线,开始一步步向前推进。
    最先启动的,是针对那些归国科研人员的“终止计划”。
    根据肖恩的安排,在五月会的支持下,与机场后勤相关的所有设备和机械供应商被迅速攻克,二人组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便拿到了相关的设备供应信息。
    但幸运的是,这些设备在入场前全部都需要经过二次检测,想要在设备上动手脚,基本不可能。
    于是,他们立刻把视线转向了早就在计划之内的随行行李和装备。
    在海关的帮助下,一些本来不应该通过海关的设备得到了豁免,并成功进入了港口仓库。
    在那里,这些设备得到了良好的保管——他们甚至为这些设备进行了重新装箱。
    当然,使用的是特制的双层硬质包装箱。
    按照邦德的计划,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些检测不出任何异常的包装物将会跟着设备和目标人员一起,在华夏境内坐上转运飞机。
    随后,由于失去固定的排列顺序,这些包装箱的重心会因为空中的颠簸而不断发生变化,并最终富集在飞机的某一侧。
    而这样的巨大重心改变,将会给飞机的操控带来重大困难。
    如果再叠加上空中气流、低温和其他外在条件的影响,他们所期望的目标,很有可能会达成。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运气.    而在这个被他们称为“最后解决方案”的计划之外,舆论方面的攻势也已经展开。
    首先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