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核聚变项目启动

第(1/2)页

第371章  核聚变项目启动
    华夏,合肥,董铺水库中心的一座小岛上。
    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数名核心负责人的陪同下,陈念漫步在这座被称作“科学岛”的湖心岛上,一边听着身边人殷勤的介绍,一边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眺望着远处的大蜀山。
    “咱们这个科学岛啊,从1963年建成开始,就一直是附近民众的休闲胜地。”
    “这里一年四季的风景都大有不同,各具特色。”
    “尤其是秋天,那一大片果林都是硕果累累,水面上的池杉也慢慢转红,一到夕阳西下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了”
    听到“导游”的话,陈念不由得有些好笑。

——    说实在的,三面环水的岛上气候还算舒适,种植在水面上的池杉也颇有特色。
    但硬要说这岛上的风景多好,那就是属于没词硬夸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酸词也算是正常接待中一个固有的流程,不管是不是那么回事,总之先夸几句,就当时尽尽地主的心意了。
    所以,对这套流程,他也算不上多抵触。
    毕竟,他来到这里,本身就不是冲着风景、休闲来的。
    他唯一的目标,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位于这座岛中央的,那个所谓的“人造太阳”。
    EAST,东方超环大规模托卡马克装置。
    这个装置建成于2006年,其起源于1991年3月苏联向华夏赠送的T-7托卡马克装置,在1994年的时候,改造后的T-7升级为HT-7,并成功获得了等离子体,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
    随后,在这一基础之上,2003年左右,华科院提出了对HT-7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升级计划,为保证项目便于记忆,这个建设项目最终被命名为“EAST”,中文则称为“东方超环”。
    一直到2006年,东方超环正式建成,截止到今天,它已经完成了超过两万次实验,获得超过300秒的2000万摄氏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并获得稳定重复超过25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
    可以说,这个装置所代表的就是国内核聚变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也是世界范围内托卡马克装置的领先水平。
    陈念还记得,EAST还刷新了等离子约束时间记录,实现了1056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同时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能量净增益。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EAST的成就都是辉煌的。

——    但相对陈念的终极目标来说,它却又有些过于落后了。
    而有关它“落后”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一条就是:    它的体积太小了。
    理想中,如果一套装置要达到聚变的条件就必须要尽可能地去追求高beta,小装置虽然可以实现高beta,但同样也具有天然的劣势。
    比如,无法集成多组诊断与控制系统,无法更好地实现定标或控制。
    比如,更大的体积意味着第一壁和偏滤器进入等离子体的杂质相对比例会减少,也就降低了对第一壁和偏滤器的设计难度。
    再比如,更大的尺寸对CICC设计的裕度更大,也可以建造更稳定的超导磁体系统结构.    所以,陈念这一次来的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成不到5年的东方超环进行新一轮的升级,使它具备进行可控核聚变技术全方位探索的能力。
    好不容易结束了“游览项目”,一行人终于走进了等离子体研究所的大楼。
    会议室里早就准备好了各类水果、茶点,最夸张的是,居然还有一大堆削好皮的椰青。

——    这也不知道是哪个坑爹货传出去的谣言,陈念只是当初在东汽的时候吃了太多辣,所以习惯性地用椰子水解腻,结果传来传去,就变成他最爱喝椰子水了。
    现在倒好,无论他去哪个地方出差支援,当地的负责人都会提前准备好这玩意儿。
    这种风气你说它不好吧,也不至于。
    毕竟几个椰子,到不了劳民伤财的地步。
    但陈念还是觉得没多大意思-——他可不想成为那种“偶像式”的人物,太多盲目的崇拜和优待,只会影响他前进的速度。
    所以,在面对被特意递上来的椰青时,他也只是随手接过,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反而是直入主题地开口说道:    “咱们今天闲话的时间已经够多了,那我这就不多说跟大家客套了。”
    “直接聊正事儿吧,EAST后续的改造工作,具体会由谁来牵头?”
    “是我。”
    做在陈念右手边的一名中年男人连忙回答道。
    他叫李建刚,是东方超环项目的核心研究员,也是现任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
    “李总负责牵头,那你就是sponsor,项目经理呢?谁来负责?”
    “项目经理老万来做,他在实操领域的积累要比我强,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更深,适合项目经理的岗位。”
    一旁的坐着的名叫万元西的男人顺势举起了手,陈念记住了他的脸,点头说道:    “好,那后续的主要工作,就由你们来负责了。”
    “我不会在项目组中担任任何实际职务,我只负责提供伱们需要的技术,同时进行有限的实操指导。”
    “项目的目标大家都已经清楚了,我们必须在两年之内,完成对EAST的全面升级改造,并在3年之内,完成第一次能量净增益实验。”
    “这个目标并不简单,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现在,如果有什么问题的,可以立刻提出来,提交到星火小组进行解决。”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一旁的万元西便立刻举起了手。
    “我这边有问题。”
    “你说。”
    陈念稍稍转向万元西的方向,后者咳嗽一声,坐直身子说道:
    “这个EAST项目,上级确实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也显示了对这个项目的重视。”
    “对于这一点,我们作为主官都是看在眼里的。”
    “尤其是居中指挥的星火小组,不仅要负责技术输出,还要”
    “你直接说事!”
    陈念立刻开口打断了万元西,他有点搞不懂,等离子研究所里的人怎么那么爱打官腔?
    风气问题?
    也不是啊。
    从上一世的经验来看,这群人还是挺务实的    回头得让李想那边找人查一查,如果一直是这个状态的话,这项目可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