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聚变,巨变

第(1/2)页

第408章  聚变,巨变
    “.预计在6个月之内,达到5万MW装机容量,完成并网,供给AH省全省用电需求。”
    “预计12个月之内,达到10万MW装机容量,供给AH、江西两省用电需求。”
    “预计24个月之内,达到峰值20万MW装机容量,覆盖浙江电网,并同步启动电网升级.”
    星火例行会议上,陈念静静地听着有关EAST项目未来计划的报告,脸上神情平静,似乎这一连串惊人的数字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早在对EAST项目进行初期规划的时候,巨大的工程容量就已经被考虑在其中,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EAST同时兼具“实验堆”和“商用堆”两方面的作用,它的规模还可以做得更大。
    一个聚变堆满足三省用电需求,这听上去很夸张。
    但其实按照数据测算,目前AH全省单日平均用电量也不过就是2000万度而已,哪怕是夏季用电高峰,最多也只能达到3500万千瓦时左右。
    也就是说,5万兆瓦的装机容量,应付其用电需求其实是绰绰有余的。
    其中多余的部分,都会被所谓的超导-聚变工业复合体消化掉。
    前景一片光明,但与此同时,通向最终目的的路线,似乎还有些曲折。
    “.按照这个计划,全省及全国将要进行停机退网的火力发电站达到近千家,下岗人数超过30万人,这些工人、职员普遍存在学历较低、技能固化的问题,转岗和再就业都存在困难。”
    “也就是说,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就业岗位缩减问题、金融信贷风险增加问题、经济活力下降问题都亟待解决。”
    “我们不可能指望新的工业复合体立刻发挥作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来财政补贴的形势帮助当地度过难关,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主流策略。”
    “所以综合来讲,AH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机会是有的,但更多的还是困难。”
    “在这里,我们提出的策略是,将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向AH倾斜,保证当地经济发展不断档。”
    “目前,有如下几个方向。”
    “第一,常温超导体芯片方向;第二,超导电机方向;第三,超导储能方向”
    台上作为发言人的陈飞云侃侃而谈,台下的陈念则是频频点头。
    他早就预料到核聚变的“横空出世”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巨变,但在细节方面,他考虑得其实没有专业的经济学者那么细致。
    多少人口会失业?失业的人口如何安置?    产业升级过程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资金从哪里来?落后产能淘汰所造成的损失怎么弥补?
    最优的路线图是怎么样的?产业更替周期怎么去把控?宏观介入的边界在哪里?
    这一个个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比核聚变技术本身要简单。
    诚然,在这项技术面前,一切经济活动的容错率都在无限攀升,乃至社会安定度,也因为这个无比宏大的愿景而得到了罕见的“固化”,民众对环境的耐受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如果能做得更好,我们又为什么要犯错呢?    几分钟之后,陈飞云的报告终于讲完,而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立刻有人举手申请发言。
    “我认为陈总讲的这几点都是没错的,但在最后的产业专业和产业偏向部分,我有一些异议。”
    “目前看来,EAST堆对当地造成的就业影响主要集中在中下层就业群体中,也就是说,我们要优先考虑这部分群体的需求。”
    “你让他们去搞芯片,去搞电池?这根本就不切实际,甚至连电机都有些勉为其难。”
    “在这里,我不得不向陈总提出一个建议:还是要加强底层调研。”
    “我们民众的水平没有那么高,同时年龄也普遍偏大,另有一点,他们很多并不能接受市场化的职业规则。”
    “所以,我认为,整个产业转移的思路是错误的,我们应该着重考虑低端化、基础化的产业布局,保证整个过程不出现大范围的‘颠簸’.”
    这人说得有理有据,台上的陈飞云也赞赏地点头。
    “这位同志的理解很好,事实上,这也是我们重点考虑过的问题。”
    “但我必须要指出,这样的思维对AH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我们曾经吃过这样的亏。”
    “在化石能源时代,我们为了保证某些省份劳动力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曾经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决策,而这些决策也导致了地区性发展的不平衡。”
    “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确实是获益的,但有没有必要呢?”
    “我认为,在核聚变、在能源趋近于无限这个大前提下,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不能让AH变成新时代的‘粮仓’,我们应该让每个地区都建成配套的、全流程的循环经济。”
    “人类受自然禀赋的限制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一点,我们是可以承受的”
    随着陈飞云的反驳说完,参会的众人也逐渐分成了两派,辩论越发激烈,陈念听得津津有味。
    一旁的陈果看着他的表情,有些好奇地问道:
    “你是怎么想的??”
    陈念愣了一愣,笑着回答道:    “我?”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但我不知道哪个更对。”
    陈念这话说的一点水分都没有,事实上,现阶段的策略讨论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了。
    如果说在此之前,一系列“仍然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出现之前,自己还能凭借记忆去参考前世的经验的话,那现在,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了。
    听到陈念的回答,陈果也是哑然失笑。
    确实,自己虽然对陈念始终抱着百分之百的信任,但也不能要求他是个什么都懂的全才嘛.    于是,他开口回答道:
    “我也是,一听起来都觉得有道理,让我选,我又不敢选。”
    “生怕自己选错,这玩意儿要是错的,承担后果的,可是我们全国的百姓啊。”
    “倒也没那么夸张。”
    陈念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实际上,无论哪种策略,都具有各自的优劣,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短期的抉择而已。”
    “与其担心这个,倒不如担心怎么去处理卡塔尔那边的事情。”
    “我听说,他们为了超导-聚变工业复合体的事情,跟阿联酋和沙特都已经快要打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