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拉斯拉凯拉袭击

第(1/2)页

“什么玩意儿?我没听错吧?北美D支部成立了?”  陈念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想送上来地情报,难以置信地问道。  而对面的李想则是一脸无奈,一边收起陈念已经看完的报告,一边回答道:  “反正有点那个意思-——纲领都公开出来了。”  “反对土地私有,摧毁大型资本集团,要求平等决策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确实具有一部分支部的特征。”  “但你要说他们把红旗打起来了,那就有点夸张了。”  “实际上,他们所秉持的思路还是老美在西进运动时代游侠式的思维,只不过他们现在对抗的‘警长’,手里的枪从左轮变成了白杨导弹了而已。”  “换句话说,就算他们真的能成功、真的能干掉现任的警长,警徽也还是会流到下一个治安官的手里。”  “只要根基不动,问题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  “他们不是要求土地公有了吗?”  陈念疑惑地问道。  看报告上的信息,黄石农场在“聚义”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倒了农场边缘的栅栏,做出了“牧场共有”的表态。  应该说,这个行动无论是在象征意义、还是实际意义上,都是想当激进的。  这还不算动了根基?  看着他的表情,李想摇了摇头,回答道:  “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在老美的心中是牢不可破的,所以他们的举动并不是真的说要‘公有’,而是‘合股’。”  “在他们看来,对抗集团的唯一有效手段就是更大的集团-——这玩意儿不就是重新走一次老美的老路嘛。”  “确实。”  陈念算是听明白了黄石农场这次“起义”的逻辑。  他们正在试图以某种共同的理念和目标把零散分布的社会中下层阶级联合起来,汇合成某种新形态的“大型组织”,从而获得对抗资本集团、乃至对抗联邦政府的力量。  不得不说,这样的思路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尤其是在美国的特殊国情下,它甚至比直接打出赤旗更有说服力。  但归根结底,它所追求的仍然只是在现有社会框架下的“权力更迭”,而不是要打破“赋予权力”的系统。  所以,它也不可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想到这里,陈念微微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又是一次无意义的混乱。”  “这么搞下去,北美枪战服是真的要开服了——你说,他们有没有可能打一场现代意义上的新南北战争?”  “不太可能。”  李想回答道:  “长时间的持续骚乱是不可避免的,但对立双方并不像当初南北战争一样,存在利益上的天然冲突。”  “很可能,打着打着,两边就会发现,他们进入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伱的状态。”  “到了那个时候,谁还打得起来?”  听到他的话,陈念深以为然。  确实,南北战争时双方至少还存在种植园农业经济和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底层矛盾,但现在,黄石农场为首的、被他们自己叫做“北美新联盟”的组织跟州政府、跟大资本集团存在什么根本矛盾吗?  还真没有。  不过是在争夺利益分配的先后顺序罢了。  “这是我们的机会。”  “黄石农场的宣言是一种信号,美国内部局面开始从表层混乱走向底层失序的信号。”  “过程中,一定会有规模极大的洗牌,我们可以借机把能拿到手的东西,通通拿到手里.”  “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李想回答道:  “目前已经有几个白手套在美国本土寻找机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富力地产旗下的555Fulton,可以说,黄石的局势发展到这种程度,他们功不可没。”  “甚至连这次的北美新联盟成立,也是我们推动的结果。”  “总之新的战场已经开辟了。”  “攻守易形,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很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去施加压力,彻底断绝他们的所有希望.”  这话一说出口,陈念不由得有些恍惚。  是的,不知不觉间,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彻底的逆转。  虽然在军事实力上,大家仍然不具备“单方面毁灭”的能力,但在综合实力和威慑力上,华夏却已经反超。  这一点,从网络上舆论的变化就能看出来了。  在多年以前,最有卖点的话题是“崩溃论”。  这一世的下辈子美利坚,和上一世的润人,都是这个话题的拥护者。

——  但相比起上一世的长期拉锯和纷争,在这一世,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很短。  也就几年的时间,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崩溃论就变成了威胁论,最显眼的名词不再是什么“落后”、“苦难”,而是“威权”、“自由”、“个体价值”。  在那个阶段,媒体攻击的核心不再是经济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华夏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了。  所以,他们必须抛出那个经典的问题。  “这一切,都值得吗?”  而答案也很快揭晓,值得。  到现在,中心论再一次取代了威胁论,社会学者们乖巧地避开了此前被他们一手炒作起来的“制度之争”,反而从多个角度去论证全球一体化发展的“自然规律”,试图说服民众去接受“以华夏为中心的技术发展可以取得最大利益”的论证  而这也无疑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所以要准备开始收割了?第一步从哪里做起?”  陈念问道。  “中东,阿拉伯联合体。”  “拉斯拉凯拉金属氢工厂已经落成,第一批产品即将面世,聚变装置也已经开始组装.这个工业联合体,也该开始做点事情了。”  “正好趁着嫦娥三号的风口,把阿拉伯联合体的威望往上拉一拉.”  卡塔尔,拉斯拉凯拉综合基地。  乔麦已经来到这里超过4个月,在她和其他几个研究人员的全权负责下,这个工厂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沙漠之中拔地而起。  就在两个小时之前,她完成了对液压系统的最后一次检查,而这也意味着,这座工厂正式具备了安全生产的能力。  只要最后的输送管道测试完成、气体阀门被打开,工厂的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金属氢就会被制造出来。  而这些金属氢,又会被封装进集装箱里,一箱一箱地运回华夏。  它们是会被用作火箭燃料、还是用于工业制造,乔麦其实并不需要知道,但事实上,她却跟所有人一样,都在关心着这件事情。  因为她知道的就是,这座工厂所制造的,是实实在在的“未来”。  这种感觉很奇妙,跟那些大而空的东西不同,她能切身体会到那种被自己的上级称之为“蜕鳞”的过程。  每一份金属氢材料就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