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习惯

第(1/2)页

泡茶的老人哈哈笑道:“冰儿,嗯,名字好听。”

        说着指着喝茶在老人说,“你也别叫他老先生了,他姓刘,你叫他刘老就行了。我姓黄,你叫我黄老吧。别老先生老先生的叫了。”

        李冰儿听到黄老的介绍,立即再次站起身来,给二位鞠了个躬,然后叫道:“刘老好,黄老好,请多指教。”

        刘老见冰儿知礼懂节,越发喜欢,略带疑惑的眼神,和颜问道:“冰儿,你刚才真是闻着茶香寻进来的?”

        李冰儿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想难道茶香能远远的看到吗?

        然后转念一下,自己年纪轻轻,可不能在这两位老人家面前卖弄,立即正色摆手说道:“不是的不是的,我刚才是看见二老正在品茶,见你们举止优雅,谈笑风生的,我只是来凑凑热闹,来向二位讨教的。”

        冰儿回头指着那半开的门,接着说道:“从这儿到门口,有五米多六米吧,从门口到街上少也有两三米,这泡茶又不是炒菜,那能飘那么远呢?”

        冰儿说这话就是想证明自己并不是闻着茶香进来的。

        两位老人面面相觑,目光交流了一下,又转过脸来看着冰儿,欣赏地点了点头,觉着冰儿是个实诚的孩子,不是油腔滑调的年轻人。

        黄老头心里有些纳闷,这一个小女生,怎么就平白无故地闯了进来呢?于是接过话来,“那你是路过我这地,是好奇进来的?”

        李冰儿连忙摇摇头,说道:“不是的,我在云华茶楼门口问那个报刊老先生,向他打听哪儿有茶楼,他就跟我说了这儿。”说着还把老头儿给她写的一品阁的字条递给了黄老。

        黄清华接过字条,看了一眼,那小纸条上的字确实是景修文的字迹。黄清华看过后,点了点头,随手把字条递给了刘长兴。

        冰儿观察着黄老和刘老的表情,看着他们的眼神交流,便知道他们三是旧识。只是,他们不说,她也不问。

        确实,这三人从小就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一起上学读书,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六十年代初,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一个村子里能同时考出去三个大学生,在那十里八乡的小地方,乃至整个地区都是轰动一时的。他们也因此成为所有年轻人的榜样,大家学习的楷模。几十年来,一直被当地人传为会佳话。

        这三个人虽然都考上了大学,却因为就读于不同的学校,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命运也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着。

        刘长兴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到了部队,成为了一名高级军官。

        黄清华如他的名字一般,考到帝都这所大学的商学院,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践行者。

        而景修文则是进了一所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光荫荏苒,几十年,转眼过去,大家都从工作的岗位退下来,如今都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安享晚年。

        黄老在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