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人心包祸心1

第(1/2)页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

        明张煌言放歌

        沧水公张煌言,明末的一位重要的大忠臣。也许杭州人对他的名字是最为熟悉的,因为他是西湖三杰之一。西湖岸边除了岳飞、于谦双少保的英雄冢,另一片墓地的主人便是骂贼而死的张煌言。按书中的时间,此人如今并没有死。所以也即将出场,却不是这一章。这首并不是沧水先生的绝命诗,却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一首,不知激荡了多少后代忠勇之士的肝肠。以他的这首词为引,本卷要讲的就是这类人和他们的反面。

        既然是要等,对于瞿仁杰不能说放,也不能说不放,只有化干戈为肉票,继续每日对他的折磨高必正和瞿式耜照常上朝,瞿式耜对于这个儿子,连问都不问。动静闹得这么大,贡生举子们都已开始在午朝门外示威了。可或是重新殿试,或是公布考卷,或是干脆无视,都是模棱两可的,朱四一直拖着不做任何决定。他本以为那些人该示威的示威,这边该上朝的上朝,却没想到每日聚集在午朝门外下跪的人竟是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开始制造噪音了。每当朝会的时候在那里恸哭不止,声音直传入殿中。

        朱四哪里见过这般阵势,心里有莫大的委屈说不出来。明明是这帮考生紊乱考试秩序,争相交白卷儿、乱答题。可朱四自己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对于监考不严,没能及时发现考生们正儿八经地乱答题,高高兴兴地偷交白卷,乱排名次更是错上加错了。

        “这群书生的闹事,让朕想起了当年的大礼仪之争啊。众卿以为,该如何解决朕与这些考生之间的误会呢?”而面对考生们的倒打一耙,初来视此事为小孩子胡闹的朱四也不得不精神高度紧张了起来。

        他煞有介事的在眼睛上敷着药,一副病歪歪的样子,半死不活的。可朱四却没换回来什么同情,连自己的问话都没有得到什么切实可行的答复。所有人都被午朝门外的哭喊搅闹的心烦意乱。别说集中精力思考,就连正常说话都听不清楚。因为听不见,所以就越大声,到后来便成了群臣之间的争吵。

        散朝时,头昏脑涨的朱四是按着太阳穴走回来的,当然还得有张福禄和全为国搀扶着,做戏嘛,当然要全套。回到后宫便蒙着被昏睡,也许在梦中,他可以忘记烦恼。锦衣卫们最近很忙,盯梢,偷听,试图以各种方式查获幕后黑手。

        朱四身边的近臣被这一事件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王船山顾亭林为首,主张答应考生们的合理要求。可考生们至今只要求公开考卷,对于朱四来说,这个要求就是不合理的和无法接受的。另一派以高必正,候性为首,主张立刻将带头闹事的人法办,把瞿仁杰也正式的关进刑部大牢。还说既然从瞿式耜的兜里讹不出银子来,又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