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初战虞城3

第(1/2)页

说道凤阳皇陵被毁,其实朱四的这一想法是不想让马进忠这些人以为他还记挂着这件事。朱四又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况且马进忠又有大功于国,且还是他最为依仗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顾忌,朱四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他人出资。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就连太祖当年修建的都城南京和凤阳祖陵当初都是有他人出过资的,比如修南京城时有个沈万三。凤阳祖陵最早便是由元末堪舆家郭山甫选址并出钱修建,后来太祖称帝以后,才又把郭山甫为朱家修建的陵寝扩大为皇陵的规模。

        看看凤阳皇陵的修建与被毁的时间表,不是正好同步了大明朝的荣辱与兴衰吗?刚一来到凤阳,朱四便来到了皇陵,结果仅在皇陵的残垣断壁中找到了两块石碑。在恸哭祭拜过一番后,他下令重修皇陵的享殿、明楼与陵垣。因为担心自己不日即将离开此地,还花了数天时间亲自在皇陵内栽种了许多松柏。从皇陵被毁,到今日朱四的再次重建,似乎又是在依循着大明朝荣辱与兴衰的轨迹了。

        凤阳钟离镇是朱明王朝的故乡,周围有三山相连,一水萦绕;大龙兴寺是太祖当年出家寺庙的新址,由于皇觉寺旧址已经被皇陵占据,所以新的皇觉寺便来到了凤阳西北。

        皇觉寺,仅仅这个寺名就像是暗藏着图谶一样,谁能想到当年的一个乞丐、穷和尚,居然可以做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大壮举;谁又能想到这位从皇觉寺里走出来的念佛人竟然可以砸烂一个发了霉的世界,从而继为王,终为帝,一统华夏,拯救苍生。

        从当初仅仅能够做到不让父母兄弟死后黄土盖脸,跪求乡邻借一块土地安葬家人。再到开天辟地、重整山河,让天下万民安居广厦,伸开臂膀为中华儿女遮风挡雨。他究竟都经受了些什么难以名状的、难以企及的故事。

        流连于日精峰下的苍松古槐,耳听着大龙兴寺内的龙兴晚钟。朱四抚摸着大明洪武帝与万历帝亲书的碑文,仿佛朱四的心正在触碰大明的那一条祖龙。皇觉寺成就了太祖,太祖成就了第一山。如今朱四踏上了第一山,来到了大明的皇家寺院。身边有龙兴寺住持慧缘,朱四的好友弘智还有弃笔从戎的傅青主。

        “龙兴古刹,见证了我大明王朝三百年的辉煌,朕听闻这龙兴寺曾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朱四问话,方丈觉远答道:“圣朝的兴起,不仅庇佑了我龙兴寺,也庇佑了四方丛林和天下百姓。在元末那个黑暗的年代,旱涝蝗灾不断,官府却依然横征暴敛,甚至连五年以后的赋税都要提前收取。天下穷人已没了活路,想吃到一点儿榆树皮和观音土皆不可得,这样的官府,百姓们怎能不造他的反?山中僧众即使与世无争,可连出家人都无米下炊了,还空谈什么佛性?然而佛性大师依然在这个艰难的时候梯度了太祖高皇帝,并奇迹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