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西北再烽烟5

不但没有攻下太原,还被仇人狠揍了一顿,这让刘二虎很是窝心。  战斗结束的十多天后,收拢完散落部众的刘体纯又重新数了一数,手还有43000人,不过陕西还有10000压箱底儿的精兵,那是他大顺军的老底子。明知进攻太原凶多吉少,刘体纯并没有把老兄弟们带去太原冒险。而且这样做也是得到刘秀和马进忠同意的。

        和马进忠恰恰相反,其实刘秀一辈子都是个好人,爱帮人和稀泥,还很懂得体谅战友。想想这些事,二虎倒是不觉得太委屈了,但是跟吴三桂的仇不但要报,仇恨还有继续加深的趋势。于是,一封李锦、高必正、郝永忠和刘体纯的联名信便出现在了朱四的案头。信的主要内容是让皇帝老子想法儿帮他们报仇。

        不管有雨没雨,山西的局势也都剩一团浆糊了,可是浆糊得有个浆糊的样子,把多尔衮的清军主力粘住能做到不?可能做不到。刘秀整天把汾州,平阳两府的坚城当做菜市场,站在城头照耀叫卖,却一直不让多尔衮吃到嘴里。多尔衮打不下汾州hé  píng阳府,刘秀想要拿下太原也办不到。

        至此,明军与清军变大体已黄河游至潼关,以及整个淮河一线形成了相持。对于淮河在军事的重要性,晋代以后便有一句谚语:‘守江必守淮。’淮河的战略地位对于南方政权来说不亚于长江。只有当长江和淮河合并成南方政权的江淮防线,才能为南方政权tí  gòng真正的安全屏障。算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淮河的重要性亦是如此,所以淮海战役,即**所谓的‘徐蚌会战’失败后,华民国不可阻挡的变成了华人民共和国。

        不过和雄才伟略的**不同的是,历来的北方政权一旦从淮河以北向南方政权进攻,大部分都是凶多吉少。强大如蒙古铁骑,在这些强人最蛮横的日子里,也没有从江淮防线突破宋军的防御。最后只能艰难的从四川三次进兵,才在南宋君幼臣昏之际趁虚而入,由忽必烈最终完成顺长江而下的统一大业。可南宋连国都都丢了,太后也被俘北了,淮南还在宋军手里,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淮河防线对南方政权极为重要,江淮联动布防是确保南方政权可以抗衡北方的最重要因素。江淮防线是怎么联动的呢?这个dá  àn是北方的骑兵一旦渡过淮河向南出击,首先会陷入淮南的水地形,坐困于坚城之下。一旦深入之后还会暴露两翼。只要南军调度得当,总会将主力部队收缩与江南,并在江北、淮南与北军拼消耗,直至最后看准时机实施反攻。此时明清两方势力便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而且明军还掌控着关,令多尔衮想要南下时心存顾虑。局面看似已经平静了下来,陷入相持,而清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也许hé  píng,才是此后的主题。

        话说这一天,午后的骄阳沐浴着一片祥和的南京,连年的征战而难得闲暇的朱四终于过了慵懒的日子。每日散朝后总会和两个小捣你现在所看的《南明伟业》  381第381章  西北再烽烟(5)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香满路言情  mbookxml  进去后再搜:南明伟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