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萧萧(一)

第(1/2)页

河水萧萧,奔涌蜿蜒。山风呼呼,拂起赵当世猩红披风。屹立高处,他凝视远方,黄河之上,无数渡船前后连续,几乎铺满了数里长的整个河面。视线略移,前排渡船陆续靠岸,密密麻麻的兵马犹若群蚁,前赴后继下船登陆。

        顾视四周,远近左右,将士往来穿梭。不计其数的二号红夷炮、大佛朗机炮以及各类辅助小炮沿着龙门山的山脊横亘排布。它们尊尊庞然,黝黑的炮口直对山下的河岸地带,仿佛长着血盆大口冰冷无情的猛兽。

        “终于等到今日。”赵当世静默肃立,心中波澜万丈。

        “主公,靖南王所部已从韩城出发,至多半个时辰可到。”厚甲当身的徐珲走路时带起铁片叮铃作响,听着甚是悦耳,“宜川公、崇信侯两部亦正自西庄开拔,向渡口进逼。其余部队各司其职,全都就位。”

        “好,竖起中军大旗,半刻钟内各部旗帜不立呼应者,责问其首。”

        徐珲一愣,问道:“现在竖旗,是否太早?不如再等等闯贼。”

        “不必。李闯有进无退,即便壮士断腕抛却已至西岸的部曲回去山西,他亦无出路。以他的脾性,就算知道了我军提前布阵,这场拖了许久的决战,也必是要打的。”赵当世面如止水,“李闯打胜了,对他而言,陕西、山西两省的局面就活了。”

        “可他胜不了。”徐珲冷冷道,“这一战,便是我大明灭贼之战。”

        七月上旬,受到侯大贵军虚晃一枪蒙蔽的顺军在山西的局势再次陷入困顿。南面,河南全省尽皆失守,明军严防死守怀庆、卫辉等地,隔绝晋豫交通;北面,孙传庭率军攻下榆林卫,侯大贵军顺利转进,晋北通道亦为明军切断。李自成与众将商议过后,认为继续待在山西,终不免为四面敌军包围歼灭,加之他想救西安府心急如焚,随后便从忻州召回李过军、潞安府召回刘忠军,全军集结太原府城,再度进行军事部署。

        为避免后顾之忧,李自成留下明降将陈永福领万人镇守太原府,自率五万兵马开赴陕西。去陕西,走蒲州风陵渡过黄河、经潼关进关中是最便捷的,但潼关卫现在明军手中,要先攻克坚固的关城紧接着直面关中明军主力,压力太大,且若顿兵不前,极易受到陕西、河南明军的夹击,所以这并不算是个好主意。李自成转而决定从平阳府河津县的禹门渡过河,走这条路,可先到西安府东北部,无论进退仍有回旋余地。

        顺军的动向,都在赵当世的掌握。当他得知一直南下的顺军忽然在绛州向西折行,便敏锐意识到了禹门渡的战略意义。继而立刻动员军队,抽出起浑营、效节营、昌洪左营、昌洪右营、靖南王黄得功、宜川公马万年、崇信侯谭弘等三万兵马应战,留下郭如克负责指挥剩下三万五千余兵马接着围困西安府城。

        黄河在禹门渡这段水流较为平缓。由东岸渡河,迎头便是龙门山。龙门山自北向南延伸,与同样流向的黄河一左一右,只留出中间一片不算宽阔的河滩。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