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百足之虫

第(1/2)页

四联……

        自然不是什么五联猪肉场三联电器城之类的小作坊。

        它是一个联合体。

        1945年霓虹战败之后,湾湾的电影发行业,很是经历了一片混乱。

        一开始因为湾湾刚刚摆脱殖民统治,很多年纪大的人一下子还没适应过来,所以发行商也见利可图的买了一堆霓虹的便宜片子来放。

        但俗话说的好——便宜没好货。

        这些片子要么是血腥暴力的,要么是宣传‘东亚共荣’的,没几个月便引得岛内有识之士纷纷上书。

        所以湾府直接就把日语片给禁了。

        这个时候呢,大陆产的国语片也大肆进入湾湾,但其中大部分呢,都是三十年代的旧片子。

        不过因为这些片子从来没在湾湾放映过,所以一开始人们还很新鲜,票房也就很是卖座,让国语片过了几天好日子。

        但没过多久,随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好莱坞片子大肆入侵,摄影和技术上的先进性,一下把国产电影打得落花流水。

        情况前文有述,就不再多提了。

        有鉴于国语片在湾湾的困境,除了湾湾这边有所动作外,在那时的中国电影中心——魔都,也有着一系列的行动。

        其中之一,便是由有官方背景的‘中电’带头,联合文华、昆仑以及后世都鼎鼎大名的长春厂,一起成立了‘四联办事处’,来联营大陆片输台事宜。

        要说背景大,也的确好办事,四联也一度朝湾湾输送了大批好电影。

        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太太万岁》以及《松花江上》等等……

        不过等到了四八年末,蓝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老蒋也开始收拢手里的权利,准备着党政军一手抓。

        俗话说‘蒋家天下陈家党’,这陈家的两兄弟便成了老蒋的第一目标……

        好在哥哥此时突然病重,弟弟也识时务,纷纷把手里的部分权利给交了出来。

        不过他俩交权出来不要紧,但陈家以前可是管着国家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呢。

        这电影——自然也属于文化。

        所有全国与电影相关的事,他俩都管得着,这四联办事处这么紧要这么显眼的位置,能没他们陈家的人么。

        于是在这股整顿大潮中,‘四联办事处’直接被改组成了‘中国电影联营处’。

        当然这改组过程中,自然也扫落了一批以前的工作人员。

        不过后来这‘中国电影联营处’也没落得好,还没等它改组后发挥功效呢魔都就解放了,联营处也就直接没了……

        这些因改组被扫落的工作人员,也跟着蓝军一路逃到了湾湾,有些人自谋生路去了,还有些人又靠着陈老大,去了农教制片公司讨生活。

        此时的陈老大,还挂着农教的董事长职务呢。

        ‘农教’全名农业教育电影公司,成立于1946年,创办者正是陈家老大。这公司名字听着像是那个经常拍《农广天地》的cctv-7,但其实不然。

        农教是有拍纪律片,但更多的却是政宣片和故事片。

        其实也是一个政治宣传类的机器。

        这些人结果去了‘农教’也没讨到好,到了去年,也就是1950年下半年,湾湾局势渐稳,老蒋手里的权利也稳固了下来。

        接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