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子归来日 肥鸡上锅时

第(1/2)页

走在坑坑洼洼的沙石小路上,有一种莫名的、欢快的感觉萦绕在齐峰的心头!那因为污染而变得浑浊的小河也变得愈发的可爱,道路两旁的杨柳也显得更加的活泼、婀娜!走在路上,不时的和乡亲们打着招呼。

        “哦,小峰回来了!”

        “是啊,三大爷在晒太阳吗?”

        “三姑,你们家还没秋收吗?”

        “大婶,有时间去家里窜门!”

        “小峰这孩子就是好,从小就仁义,见谁都打招呼不说,不笑不说话,一看就是大学苗子!”

        一路上和邻居们打着招呼,脚下没停,一路来到村子中间的家里!

        此时的齐家村有60多个住户,200多口人,其中光齐姓就占了一半,其他诸如王姓、刘姓、张姓等差不多是一半。除了本家的同宗亲属外,其他也都论着辈分,有着称呼!这也正如东北人火热的性格一样,见面不叫点什么,确实不知道怎么打招呼。

        来到家门前的齐峰一看,“铁将军在把门!”,就知道父母一定是去地里干活去了,便急忙放下书包往自家地里寻去!

        印象中,分配给自己家的土地并不多,人均两亩多一点,全家一起也就一晌来地,去了人吃马嚼,一年下来顶天就能剩个万八千的收入,再加上东北的事业多,人情往份的随个份子啥的,着实是入不敷出!

        印象中,前世自己上大学时,班级有来自南方省份的同学,家里是以种水果为生的,人家保守估计一年就有十万以上的收入,真真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再想想自己的父母,一年辛辛苦苦到头还挣不下几个钱不说,还得思谋儿子的学费、还得考虑儿子毕业后的安家费等等!难怪齐老实死不瞑目呢。这也是靠天吃饭、靠地吃饭人的悲哀吧!

        接近自家地的时候,远远的看到父母亲劳作的身影,爸爸挥着镰刀、将一排排的玉米秆放倒、码齐,妈妈则在挨着的地方剥着玉米,齐峰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拿起另一把镰刀加入了爸爸割地的行列,一边干着一边说道:爸妈,我回来了。

        妈妈刘慧兰看到齐峰,高兴的放下了手中的活,慌忙站了起来:我儿子回来了!让妈妈看看,是不是又廋了,在学校学习累吧?晚上妈妈好好给补补。望着自家儿子,刘慧兰那发自内心的骄傲无法掩饰得住。齐老实并没有停止手里的活,不过那紧抿着的嘴和舒展的眉头还是出卖了内心的真是感情。

        一家三口欢快的投入到了劳动之中,其中,更多的是妈妈在问,齐峰和齐老实在听,干了约莫一小时的样子,齐老实便催促着刘慧兰赶紧回去给儿子弄吃的去。

        望着爹妈还不算苍老的面容,齐峰心里一阵阵的发酸。前世的自己,虽然也算得上孝子,不顶嘴、不给脸色,但是繁忙的学习和工作还是过多的忽略了自己的父母的感受。尤其是成家有了孩子以后,原来的每天一次电话终于变成了不定期的问候!偶尔想起时,总觉得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