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七十九

第(1/2)页

宫人们忍俊不禁。

        半夏和忍冬想上前帮裴英娘摘掉满头的芍药花,  刚跨出两步,一道清冷的眼神从她们身上扫过。

        两人不由自主打了个颤,  煞住脚步。

        裴英娘捏着平脱镜,  左顾右盼,怎么一个个的都没动静了?

        一只干燥宽大的手笼向她鬓边,  手背擦过她的耳朵尖时,  有意无意停留了两下,触感温热。

        李旦眉眼中噙着一丝淡淡的笑,  眸光低垂,视线落在裴英娘绸缎似的墨发上,指节微微勾起,一朵接一朵,  替她摘掉东倒西歪的芍药花。

        现在英娘是他的表妹。

        原来的计划不是这样的,  但是机会来得刚刚好,  一步步筹谋算计,他终于不用掩藏自己的心思,  可以光明正大地表露他的绮念。

        他等这一天太久了。

        裴英娘,李英娘,  武英娘……不管小十七是什么身份,  最后只能是他的。

        他的目光专注而温柔,仿佛此时此刻,  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裴英娘摘花。

        四周鸦雀无声,连聒噪的蝉鸣都隐在午后斜阳中,  宫人们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裴英娘老老实实站着不动,熟悉而又陌生的气息拂过她耳畔。

        她晕晕乎乎地想:李旦还是那个李旦,但好像又有点不一样了。

        “阿兄……”她怔怔道,“以后我得改口叫你表兄吗?”

        她以为李旦会给出和李治一样的回答。

        可李旦却点点头,轻轻嗯一声。

        他生得高大,声音像雨丝一样,从头顶慢慢飘落下来,飘进裴英娘心底。

        她抬起头,仰着脸茫然地看他,“表兄?”

        李旦没说话,眼神深邃,眼底波澜起伏。

        裴英娘忽然笑了一下,眉眼弯弯,故意气他似的,一口接一口道:“阿兄,阿兄,阿兄……”

        李旦眉头轻皱,盯着她晕红的脸颊看了好一会儿。

        杏眼水润,眼波流转,雪白柔嫩的肌肤底下沁出一抹淡淡的艳红,像璀璨的霞光笼罩在皑皑白雪上,清冷中生出别样的艳丽,摄人心魄。

        他呼吸一窒,宽袖里的手悄悄捏握成拳,掩下胸腔里翻腾的躁动,“你刚才吃酒了?”

        “我……”裴英娘很想说一句我没醉,想起这句话代表的意义,又悻悻然闭上嘴巴。

        李旦低低叹口气,语调无奈而又纵容,“我送你回东阁。”

        他拉起裴英娘的手,指尖的茧子有些粗糙,刮在她娇嫩的掌心上,不疼,但是却像一道闪电猛然间劈过一样,震得她浑身发麻。

        她下意识缩回手,李旦已经好几年没这么牵她了吧?十几岁的小娘子,还被兄长牵着走,好像不大合适……

        李旦低头,看着空空如也的手,眉心拧成一个疙瘩。

        “英娘……”他哑声说,带着淡淡的压迫,“你醉了,小心路上摔着,我送你回去。”

        他再一次伸出手。

        裴英娘这一次没敢打开他,乖乖让他牵着往前走。

        她没醉,她能连喝几斗酒,怎么会因为吃了几杯浊酒就醉了呢?

        李治和李令月故意给她戴一头的芍药花,看上去好像只是偶然灵机一动,想和她开个玩笑,其实是为了警告宫人们,就算她以后是武家人,他们依然会和从前一样待她,甚至会比从前更好。谁敢因为她的身份变了就怠慢她,得先掂量一下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够不够稳。

        李旦应该也是如此吧,故意让宫中所有人看到他还是和几年前一样疼爱珍视她,哪怕她不再是他名义上的妹妹。

        裴英娘眼眶微微湿润,指节用力,把李旦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表兄……”

        她试着认真喊了一声,忍了忍,还是撑不住笑了。

        表兄她叫不出口,那八郎?八王?相王?

        她在心里偷偷清喝一声:李旦!

        反正直呼他的名字都比叫表兄顺口多了。

        李旦顿了一下,不用回头,便能猜出裴英娘这会儿在偷偷嘀咕什么。

        他笑了笑,声音低沉,“随便你怎么叫吧……”

        只当是情/趣好了。

        醴泉坊的宅邸原本要挂上公主府的牌匾,敕书下达以后,公主府成了永安观。

        卢雪照的效率非常高,仅仅只花了几个时辰,下笔一挥而就,写出一篇辞藻华美、真实感人的奏表,托人送入宫中。

        这篇奏表很快在朝臣们手中转了个圈儿,于是裴英娘又多了一个诚孝的名声。

        这一次不止文武大臣争相为她表功,连武承嗣都得上书狠狠夸赞她一通,没办法,武皇后命人把她的名字添进武家族谱里,同在一条船上,武承嗣必须忍气吞声,极力附和裴英娘。

        至于她血缘上的亲生父母得知她改成了武姓,会气恼成什么样,就不关裴英娘的事了。

        她忙着搬家。

        正式出家,当然得搬到道观去住,才能站得住脚。

        忍冬和半夏提前几天搬去永安观安置行李物件。李治亲自为裴英娘挑选长史、扈从、小吏、女官数十人,个个都精明能干,包揽了开府的一切大小事务,完全不需要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