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联袂而来

第(1/2)页

戴胄双眼当中神采奕奕,见众才子这般尽如人意,满脸畅快笑容,目光忽然透过无数娇媚女子,落在了窗外圆月上,当即饮酒,大笔一挥便在宣纸上写下一字。

        身旁侍女自觉走来,将宣纸平摊开来,展现在一众才子眼前的是一个月字。

        月?

        刘平安的目光下意识望向正中央的李靖,却见他自得饮酒,没有丝毫别样神色,是了,先前李靖曾经说过若有旧作亦可以默写下来,应当不会介意他将《把酒问月》一事借由这种场合献出。

        题目出后,有两名美貌女子共同怀抱香炉而来,点燃其中香薰,其中一女子道:“构思时间限时两炷香,请诸位莫要吝啬才华。”

        今日在场近百士子才女,其中真材实料之人固然有,但难免也有些仰仗家世的名门公子来此浑水摸鱼,众目睽睽之下作弊是不可能的,若是有人写不出,只能主动放弃作诗了。

        堂下一干才子才女纷纷望月沉吟,偶有急才者,已经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了,刘平安早有腹稿,自然不急,转头冲袁月心挤眉弄眼,示意她等着自己大出风头吧,惹得袁月心俏脸一红,幸亏今日也是书童打扮,这才不甚明显,若是侍女打扮,恐怕已经足以艳压全场了。

        刘平安装模作样的沉思片刻,在第二柱香快要燃尽之前,彻底默写完了那首《把酒问月》。

        如果换成王珪、侯君集之流召开诗会,必然是首先要推杯交盏鉴赏歌舞,而后才是作诗,因为这两人一个出身世家一个喜好排场,若无歌舞乐声难免会不自在。

        但李靖和戴胄却不会,比起以上二人,这两人明显更像实干之臣,单从诗会就能看出来了,上来便是直奔主题,怪不得日后能名垂青史。

        在两香薰燃尽后,早在两侧恭候的美艳女子们便纷纷前来,收拢起桌上宣纸,均分到了李靖三人面前的案几上。

        刘平安看的分明,诗会这才刚开始第一轮,就已经有二十来人弃权了,三人案几上一人也就二十余首诗罢了。

        不过虽然长安城内报名今日诗会的士子不知凡几,但席位终究有限,顶多只有寥寥百人能入席罢了,其中又夹杂了不少名门世家子弟,真正有才华之人估摸也就堪堪过了半数而已。

        毕竟也不是为国朝选士,只是一次玩乐性质的诗会罢了,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足够了。

        ................

        在堂上三人鉴赏诗词的时候,大厅内的士子才女们则是大气都不敢出。

        今日宰相王爷联袂而来,除了天子以外,天下间无人敢在这里放肆,堂下有些名门公子也是收敛了不少,就算要和左右交流饮酒,也只是窃窃私语罢了。

        有几名貌美女子已经端着一个屏风状物什来了,但凡有诗词通过,便会第一时间被张贴在屏风上,供人鉴赏,证明名次没有任何虚假。

        刘平安坐在第一席位,距离李靖他们最近,三人偶尔间的交流声音也能清晰传到他的耳中,大多数时候都是蜀王李恪开口,将拿捏不准的诗词交给李靖和戴胄鉴赏,做足了谦逊姿态,在李恪身后,也有一中年文士打扮的男子帮忙鉴赏诗词,多一人充当评委倒也无关紧要,毕竟最后都是要张贴出来的,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鉴赏诗词这东西,大抵就和鉴赏女子差不多,默读一遍之后,其实对诗的好坏就已经有了大概考量,剩下的无非是琢磨一下典故、辞藻、韵律罢了,说是鉴赏,其实用时并不算慢,区区几杯酒的功夫,就已经有几首诗词被悬挂在屏风上了。

        刘平安不着急鉴赏他人诗词,反倒对在场的士子才女们饶有兴趣,躺下坐着的近百人当中,大多数都是青年男子,女子只有寥寥十数人罢了,从穿着打扮来看,这些女子应该全是名门出身,其中不乏有容颜俏丽的美人,但最引人瞩目的,还要数以面纱覆面的郑丽婉。

        郑丽婉与另外一名女子同坐一桌,两人都是带有面纱,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引人更多遐想。

        “好字!好诗!依老夫看,此诗足以排名第一!”

        耳边忽然传来了戴胄的畅快笑声,众才子们纷纷停下交谈,愕然望着堂上畅快至极的戴胄,惊疑不定,到底是何种好诗才能让戴相如此快意呢?

        “这首《把酒问月》是谁作的?”戴胄捧着宣纸笑问道。

        刘平安微微欠身,恭敬道:“回戴相,是学生所作。”

        议论纷纷。

        郑丽婉美目诧异的望着刘平安,今日诗会公开公平,没有丝毫黑幕可言,能让戴相如此青睐,必定是有真才实学的,早就料到这刘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